此回南曲《梁州序》套曲,引自高则诚《琵琶记》戏文第二十二出《琴诉荷池》。
此套曲原有七支曲子,《梁州序》(应作《梁州新郎》,取《梁州序》前半和《贺新郎》后半,合成一曲)、《前腔》、《前腔·换头》、《前腔·换头》、《节节高》、《前腔》、《余文》。《金瓶梅》此回只唱五支,少两支《梁州序》;此回“弹着找《梁州序》后半截”,应作《节节高》。此曲写初夏景物,明丽如画,又烘托了蔡伯喈、牛氏夫妇不同的心情,情景交融。
徐渭《南词叙录》赞赏此大套曲,“有规模可寻”。历来为曲家所传唱,算是名曲。传奇作者摹仿此套亦多,如《紫钗记·军宴》、《南柯记·情着》、《钗钏记·落园》、《满床笏·龚寿》等。
《金瓶梅》此回写西门庆、潘金莲诸人在花园内纳凉,“正饮酒中间,忽见云生东南,雾障西北,雷声隐隐,一阵大雨来,轩前花草皆湿”,所以众人齐唱《梁州序》“向晚来雨过南轩”套曲,应景取乐。原着由生(蔡伯喈)、贴(牛氏)、净(老姥姥)、丑(丫环惜春)分唱,最后众唱《余文》(即《尾声》)。
《金瓶梅》此回写先由众人合唱三支,再由潘金莲独唱两支收束。这与原着艺术处理不同,盖借以突出潘金莲也。
为您推荐
古代乐舞。
《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传说在虞舜时有一种乐舞叫做“韶”,主要伴奏乐器是由若干管子编排成的一种吹奏乐器,叫做“箫”,所以合称《箫韶》。春秋、战国时,吴季札看到这种乐舞演出,赞赏道:“德..
此回“教坊司俳官跪呈上大红纸手本,下边簇拥一段笑乐院本”,第四十三回“戏子呈上戏文手本,乔五太太分付下来,教做《王月英元夜留鞋记》”,可知“大红纸手本”就是戏文手本,供宾客点戏。
可是第三十二回“教坊呈上揭贴”,第..
此回演出《请王勃》笑乐院本,外扮节级,付末扮家院,净扮秀才(假王勃)。
可知这里外、付末、净,乃是院本(宋、金杂剧)脚色名称,与后世戏曲脚色外、副末、副净有着血缘关系,但并不是一个东西。《辍耕录》记载院本脚色,一曰副净..
此回写西门庆加官、生子的喜庆日子,刘太监在宴会上点唱“虽不是八位中紫绶臣,管领的六宫中金钗女”。
此曲见《雍熙乐府》,原是元代无名氏《陈琳抱妆盒》第二折《南吕一枝花》首两句曲文,写有地位的太监自报身分,但原文却..
此剧全名《金水桥陈琳抱妆盒》杂剧,简名《抱妆盒》,无名氏作品,今存《元曲选》本。
全剧四折两楔子,一为开场楔子,起着序幕的作用;一为过场楔子,起着折与折之间的串联作用。它写宋真宗时,刘皇后嫉姤李美人生子,命宫娥寇承御设..
此曲引自《词林摘艳》,题名《纳凉》,由《一封书》、《皂罗袍》、《胜葫芦》、《乐安神》、《尾声》五曲组成,第一支曲子首句为“人皆畏夏日”。
《一封书》,属南曲仙吕宫,因曲牌名《一封书》,故传奇作品中写信或读信时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