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乐舞。
《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传说在虞舜时有一种乐舞叫做“韶”,主要伴奏乐器是由若干管子编排成的一种吹奏乐器,叫做“箫”,所以合称《箫韶》。春秋、战国时,吴季札看到这种乐舞演出,赞赏道:“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左传》)孔子看到这种乐舞演出,也赞赏道:“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因此后世把《箫韶》作为美妙音乐的代称。如《赤壁赋》第三折:“将品竹才拈定,宁心听,似《箫韶》九成,怕水底老龙惊。”《金瓶梅》此回说“一派箫韶,动起乐来”,第七十六回说“吹弹歌舞,箫韶盈耳”,这里的“箫韶”,均作美妙音乐的代称。
为您推荐
此回演出《请王勃》笑乐院本,外扮节级,付末扮家院,净扮秀才(假王勃)。
可知这里外、付末、净,乃是院本(宋、金杂剧)脚色名称,与后世戏曲脚色外、副末、副净有着血缘关系,但并不是一个东西。《辍耕录》记载院本脚色,一曰副净..
此回写西门庆升官、生子,又是寿辰,喜上加喜,而刘太监竟在宴会上点唱“叹浮生有如一梦”曲。
此曲乃是吕止庵《叹世》散套,由《集贤宾》、《逍遥乐》、《梧叶儿》、《后庭儿》、《双雁儿》、《醋葫芦》、《又》、《又》、..
此回写西门庆加官、生子的喜庆日子,刘太监在宴会上点唱“虽不是八位中紫绶臣,管领的六宫中金钗女”。
此曲见《雍熙乐府》,原是元代无名氏《陈琳抱妆盒》第二折《南吕一枝花》首两句曲文,写有地位的太监自报身分,但原文却..
此曲引自《词林摘艳》,题名《纳凉》,由《一封书》、《皂罗袍》、《胜葫芦》、《乐安神》、《尾声》五曲组成,第一支曲子首句为“人皆畏夏日”。
《一封书》,属南曲仙吕宫,因曲牌名《一封书》,故传奇作品中写信或读信时常用..
此回演出笑乐院本,全录其文,却未题剧名,姑按其内容,名之曰《请王勃》。
不知是传统剧目,还是当时新作,因缺乏可靠证据,尚难考定。它为我们研究古代笑乐院本,提供了珍贵资料。
此剧有三个脚色,外扮节级,末扮家院,净扮秀才(假王..
此回西门庆设宴招待刘、薛两内相,演出《请王勃》院本。
剧中节级(外)一再提到唐朝作《滕王阁序》的王勃,“身不满三尺”。他嘱家院(末)去请王勃,带着样板,便于测量身躯,以防假冒,“身只要三尺,差一指也休请去”。所以,冒充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