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回演出笑乐院本,全录其文,却未题剧名,姑按其内容,名之曰《请王勃》。
不知是传统剧目,还是当时新作,因缺乏可靠证据,尚难考定。它为我们研究古代笑乐院本,提供了珍贵资料。
此剧有三个脚色,外扮节级,末扮家院,净扮秀才(假王勃),以净角为主。
开场有四句上场诗,收场有四句下场诗,全剧对白,无歌唱。间或标明科介,如“转下”、“相见科”、“磕下头”、“拜两拜”等。剧中小道具,一为样板(实),用以测量身体,因为,据说唐朝着名诗人王勃“身不满三尺”,用样板测量,以防假冒;一为小板凳(虚),假王勃“妆矮子”,要坐坐歇气,但家院一直不拿上场来,故假王勃始终躬腰活动,实在吃不消。剧中插科打诨,妙趣横生,尤其结尾,更引人发笑:“净急了,说道:‘你家爷好,你家妈好,你家姐和妹子,一家儿都好?’外云:‘都好。’净云:‘狗×娘的,你既一家大小都好,也教我直直腰儿着。
’”这正是“全在结局有趣,如人说笑话,只要末语令人解颐”(《野获编补遗》)。此剧讽刺意义,就在于自作聪明,冒充名人,招摇撞骗,受罪出丑,活该!所以,此剧演出后,“席上众官都笑了,薛内相大喜”。
为您推荐
此回演出的《请王勃》院本,剧末有“收场诗”,作为全剧结束。
诗云:“百宝妆腰带,珍珠络臂鞲,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这四句诗,乃是宋、元杂剧、院本、散曲常用的套语。如《水浒传》第八十二回,写宋徽宗设宴招待宋江等人,教..
此回演《请王勃》笑乐院本,末扮节级念上场诗:“法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首句应作“国正天心顺”)此诗最早见于宋代陈元靓《事林广记》。早期戏文亦间引用,如《张协状元》第三十四出末角上场诗,成化..
我国唐、宋、元、明四代,都设立教坊,管理宫廷俗乐。
唐高祖时,始置内教坊于禁中,属太常寺。其后历代相沿,大致相同。可参阅《教坊记》、《乐府杂录》、《宋史·职官志》、《朝野类要》诸书,这里不具引。明代教坊司隶属礼部..
此剧全名《韩湘子九度文公升仙记》,简名《升仙记》,今存富春堂本,见《古本戏曲丛刊》。
它从第二折文公夫妇忆湘子写起,直写到第三十六折湘子度文公合家升仙为止,其中主要情节,不外是度文公,一而再,再而三。第二十六折和第二..
此回写西门庆升官、生子、寿诞之日,薛太监继刘太监之后,点唱《普天乐》“想人生最苦是离别”。
《普天乐》,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北曲属中吕宫,南曲属正宫。不知此曲为谁所作,引自何书。
《雍熙乐府》亦选有“想人生最苦是..
此曲引自《雍熙乐府》,题名《荣贵》,曲牌名《水仙子》,连用四支,属一曲重用。
此曲歌颂官上加官,名扬四海,恩封三代,子孙荣贵,家藏珍宝,遍置田庄,吃喝玩乐,享福不尽。虎头牌,皇帝赐给文武大臣行使权力的信物,参见“虎头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