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纂要》:“百戏起于秦汉曼衍之戏,后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寻橦等。”山东沂南汉墓石壁百戏画像,雕刻着跳丸、跳剑、戴竿、走索、拟兽舞、马戏等,以及乐队演奏各种乐器,形象生动,场面壮观。可见那时百戏已很繁荣,不仅节目丰富多彩,而且技巧也很高超精妙。秦、汉以后,历代百戏节目,新陈代谢,有所不同。元、明时代,百戏仍很流行。《冯玉兰》第四折:“接了使客转回来,闲向官厅调百戏。”《襄阳会》第一折:“我打的觔斗,他调的百戏。”根据《三才图会》、《帝京景物略》诸书记载:明代百戏有飞叉、中幡、耍花坛、双石、杠子、石锁、花砖、扒竿、钻圈、筒子、舞狮子等。
在民间,每逢节日、庙会,都有百戏表演。
《金瓶梅》此回所唱《双调·新水令》灯词,有“惊人的这百戏其实妙”,盖元宵佳节调百戏,由来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