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引自《词林摘艳》,题名《金台景·庆寿》,由《春云怨》、《三春柳》、《醉罗歌》、《尾声》四曲组成,写群仙毕至祝寿,列金钗,斟美酒,动仙音,齐颂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是第一支曲子《春云怨》的首句。此类曲,名之日“寿词”,专供祝寿歌唱之用。朱有炖《神仙会序》:“我以为长生久视、延年永寿之术,莫逾于神仙之道。制传奇一帙,以为庆寿之词。抑扬歌颂于酒筵佳会之中,以佐樽欢,畅于宾主之怀,亦古人祝寿之义耳。”《金瓶梅》此回写月娘会乔太太,但此日恰为李瓶儿(官哥儿的生母)生日,所以“阶下戏子鼓乐响罢,乔太太与众亲戚又亲与李瓶儿把盏祝寿”,桂姐等四个歌妓亦唱“寿比南山”曲祝寿。
为您推荐
此回中的“花月满春城”曲,乃是陈大声的《元夜》散套,亦名《灯词》,属南曲黄钟宫,第一支曲子为《画眉序》,首句为“花月满春城”,见《词林摘艳》。
它写元宵美景,如火如荼,灯彩辉煌,烟花万道,笙箫齐奏,鼓乐喧天,欢度佳节,齐贺太平..
杜诗蔡笺:“锦瑟,谓瑟绘纹如锦也。”一般说法,古瑟是五十条弦。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商隐咏瑟的诗,又有“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官徵”。后来又有二十五弦或十七弦等不同的瑟..
所谓“十段锦”,一般由十支曲子组成,犹如“十样锦”有十种花式。
《金瓶梅》此回用此曲,从《山坡羊》到《尾声》,竟有二十支,此乃增加一倍之故。此曲很有特点。第一,曲牌多,全曲长,在《金瓶梅》全书所用的曲子中,要算是长的了..
此句曲文引自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旦扮莺莺唱《仙吕·八声甘州》:“恹恹瘦损,早是伤神”,“能消几度黄昏”。
就是说,人消瘦了,懒懒洋洋,软弱无力,好像生病一样。此曲写莺莺见了张生以后,不禁流露出情思不快、暮春伤..
亦作“蹋歌”。
古代青年男女或群众,在节日,尤其元宵,成群结队,手拉手,边歌边舞,以脚踏地打拍。《西京杂记》:汉宫女“以十月十五日”,“相与联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
刘禹锡《踏歌词》:“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
此曲引自《词林摘艳》,无名氏散套,属北曲《黄钟·醉花阴》,题名《思情》。
此套与《金瓶梅》第七十八回《黄钟·醉花阴》套所用曲牌同,但排列次序小有差异,《刮地风》在《四门子》后,而且多一支《出队子》,第一支曲子字数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