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满春城(金瓶梅鉴赏)

此回中的“花月满春城”曲,乃是陈大声的《元夜》散套,亦名《灯词》,属南曲黄钟宫,第一支曲子为《画眉序》,首句为“花月满春城”,见《词林摘艳》。

它写元宵美景,如火如荼,灯彩辉煌,烟花万道,笙箫齐奏,鼓乐喧天,欢度佳节,齐贺太平。此曲在曲牌组合上,亦有特点,《画眉序》、《画眉序》、《神仗儿》、《神仗儿》、《滴溜子》、《滴溜子》、《鲍老催》、《鲍老催》、《双声子》、《双声子》、《余文》,一曲用两次,排成五对,因而在音律上既有重复,又有变化。陈大声的散套在明代中叶享有盛名。

据《金陵琐事》、《曲品》、《陈大声乐府全集序》诸书记载,陈大声“牙板随身”,金陵教坊子弟称他为“乐王”。他的散套“韵发而意新,声婉而辞绝,其体贴人情,描写物态,有发前人所未发者”,“稳协流丽,被之管弦,能审宫节羽,不差毫末”,“三星逸客,按拍花前,两京教坊,弹丝樽前,才一开口,便度陈大声诸曲,直令听者神动色飞”。《金瓶梅》选用散套,以陈大声之曲居多,如“三弄梅花”(第二十二回)、“花月满春城”(此回)、“忆吹箫”(第七十三回)、“兜的上心来”(第五十九回)、“架儿”(第十五回)。西门庆家过春节,两次弹唱“花月满春城”,见此回和第四十六回,可见此曲在当时很风行。



为您推荐

十段锦(金瓶梅鉴赏)

所谓“十段锦”,一般由十支曲子组成,犹如“十样锦”有十种花式。 《金瓶梅》此回用此曲,从《山坡羊》到《尾声》,竟有二十支,此乃增加一倍之故。此曲很有特点。第一,曲牌多,全曲长,在《金瓶梅》全书所用的曲子中,要算是长的了..

心中牵挂(金瓶梅鉴赏)

《柳摇金》,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入双调,字数定格是四、四、五、五、五、四、五、四、四、四、四、四、四,共十三句。 但《南词新谱》收入《柳摇金》三体,其中有二体均为十句。《金瓶梅》此回《柳摇金》,两支,第一支曲子首句“..

恹恹瘦损(金瓶梅鉴赏)

此句曲文引自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旦扮莺莺唱《仙吕·八声甘州》:“恹恹瘦损,早是伤神”,“能消几度黄昏”。 就是说,人消瘦了,懒懒洋洋,软弱无力,好像生病一样。此曲写莺莺见了张生以后,不禁流露出情思不快、暮春伤..

踏歌(金瓶梅鉴赏)

雪月风花共裁剪(金瓶梅鉴赏)

此曲引自《词林摘艳》,无名氏散套,属北曲《黄钟·醉花阴》,题名《思情》。 此套与《金瓶梅》第七十八回《黄钟·醉花阴》套所用曲牌同,但排列次序小有差异,《刮地风》在《四门子》后,而且多一支《出队子》,第一支曲子字数定..

东野翠烟消(金瓶梅鉴赏)

此曲引自《词林摘艳》,题名《赏春》,由《好事近》、《千秋岁》、《越恁好》、《红绣鞋》、《尾声》五支曲子组成。 它原为《子母冤家》戏文,此剧已佚。《顾曲杂言》云:“‘东野翠烟消’,乃元人《子母冤家》戏文中曲,今亦属..

官身(金瓶梅鉴赏)

官妓,乐工承应官府的公差,名为“应官身”。 《青衫泪》第一折:“妾身裴兴奴是也,在这教坊司乐籍中见(现)应官妓”,“争奈叫官身的无一日空闲”。每逢地方官吏唤官身,官妓、乐工必须立即停下他们正做着的事,“疾忙前去”,服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