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回“郁大姐数了回《张生游宝塔》,放下琵琶”。
查《北西厢》第一本第一折,张生游普救寺,唱《村里迓鼓》:“游了洞房,登了宝塔,将回廊绕遍。”可知原着对张生游宝塔一语带过,并未细写,因为它不是此折重要关目。那时,民间艺人竟把“登了宝塔”一句,发挥成曲艺段子。
所谓“数”,即“数唱”。至今尚流行的北方曲艺《玲珑宝塔》和南方曲艺《金铃宝塔》,都是以“贯口”见胜的传统段子。演员以快速度歌唱一层一层宝塔的景致,每段开头为“金铃塔,塔金铃,金铃宝塔第×层”。
《金瓶梅》此回数唱的《张生游宝塔》,当与它们相类似。
为您推荐
宝卷之名,大概始于元代,今存有《销释真空宝卷》。
明、清两代流行的宝卷,就其内容而言,大约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敷讲佛经故事,如《药师如来本愿宝卷》(嘉靖刻本)、《佛说圆觉宝卷》等。二是民间故事,如《孟姜女宝卷》、《梁..
《伊州三台令》,曲牌名,属南曲商调,字数定格为六、六、五、七,共四句。
此曲引自《词林摘艳》卷二《伊州三台令·怨别》,而《雍熙乐府》卷十六作《莺啼序·抛闪》。按《三台令》为商调引子,《莺啼序》为商调过曲,细查此曲字..
此曲引自《词林摘艳》,无名氏散套,题名《残春》,曲牌名《金殿喜重重》。
可是,此回应伯爵对李铭说:“你唱个《花药栏》我听。”查《南词新谱》正宫引《花药栏》“新绿池边”曲,注云:“旧谱即作《金殿喜重重》。”其字数定格..
打击乐器。
拍板,亦称“檀板”(因用紫檀木制成而得名),又名“绰板”(因唐玄宗时梨园乐工黄幡绰善奏拍板而得名),简称“板”。《古今事物考》:“击以代打,打,算节也,因其声以节舞,拍板盖出于击节也。”拍板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
此曲引自《太和正音谱》,关汉卿散套,曲牌名《降黄龙衮》,属北曲黄钟宫,共两支,每支字数定格是四、四、三、三、四、四、四、四、四,共九句。
它写妇人思念丈夫,日渐消瘦,宝鉴愁临,翠钿羞贴,良夜冷落,香消烛灭,玉指频搓,绣鞋重攧。..
《水仙子》,曲牌名,属北曲双调,可单用作散曲的小令,也可用在双调套曲内。
而属北曲黄钟宫的《水仙子》,一般用在黄钟宫套曲内《四门子》曲牌后。《金瓶梅》此回《水仙子》,首句为“据着俺老母情”,乃是元代郑德辉《倩女离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