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元稹《连昌宫词》:“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这里的“弦索”,指丝弦乐器的弦,也可解作贺怀智所弹琵琶的弦。宋、元时代,弦索成为各种丝弦乐器(如琵琶、三弦之类)的泛称。到明、清时代,人们对弦索的解释异说纷纭,有的指琵琶,如张羽《静居集·听老者理琵琶》诗,有指琵琶、三弦、筝,如李开先《词谑》,有指提琴,如《梼杌闲评》;有指三弦,如宋征璧《抱真堂诗稿·听陆君旸弦索歌》;有指三弦、琵琶、筝、胡琴,如明谊《弦索备考》;有指火不思,如李渔《闲情偶寄》。
由此可知,弦索是多种丝弦乐器的泛称,但也可以作为一种丝弦乐器的专称。
《金瓶梅》此回苗府歌童说:“如今才晓得些弦索。”就是说,懂得丝弦乐器的弹拨和歌唱。
为您推荐
此曲为北曲套曲,由《新水令》、《驻马听》、《雁儿落带得胜令》组成,属双调。
《新水令》字数定格是七、七、五、五、四、五,共六句;《驻马听》字数定格是四、七、四、七、七、七、三、七,共八句。《雁儿落带得胜令》,乃是..
宫廷、豪门蓄养的乐舞女子。
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女乐。《左传》:郑人赂晋侯以“女乐二八,晋侯以乐之半赐魏绛”。《论语》:“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可知女乐以乐舞侍候主人和宾客,还被主人当作礼物送人,所..
唐代就有天魔舞。
王建《宫词》:“十六天魔舞袖长。”元代已广为流行,张翥《悦庵集》、释来复《蒲庵集》、杨子器《元宫词》、杨维桢《复古诗集》对此都有记载,但元代官府却禁止民间流传。《元典章》:“今后不拣甚么人,十..
古代舞蹈的一种。
《客座赘语》:“万历以前,公侯与缙绅及富家,凡有宴会,(略),若大席,则用教坊打院本,乃北曲大四套者,中间错以撮垫圈、观音舞,或百丈旗,或跳队子。”《水浒》第八十二回:“舞的是醉回回、活观音、柳青娘、鲍老儿..
《黄莺儿》,曲牌名,南北曲均有。
南曲较常用,亦名《金衣公子》,属商调,字数定格是五、六、七、四、四、七、三、四、五,共九句,一般用作过曲。但明清散曲作家往往好以此曲填写小令。
《金瓶梅》此曲《黄莺儿》“书寄应哥前..
此回所演《韩湘子度陈半街升仙会》杂剧,应作《韩湘子引渡升仙会》,简名《升仙会》,题目正名“陈半街得悟到蓬莱,韩湘子引渡升仙会”,见《录鬼簿续编》。
关于作者,一说是陆进之,与《录鬼簿续编》作者贾仲明友好;一列入佚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