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为北曲套曲,由《新水令》、《驻马听》、《雁儿落带得胜令》组成,属双调。
《新水令》字数定格是七、七、五、五、四、五,共六句;《驻马听》字数定格是四、七、四、七、七、七、三、七,共八句。《雁儿落带得胜令》,乃是由《雁儿落》(即《平沙落雁》)、《得胜令》(即《凯歌回》)合成一曲,亦名《鸿门奏凯歌》。
《金瓶梅》此回所引此曲,与曲牌正格均合,但《雁儿落》四个五字句,各加衬字“碧阴阴”、“红点点”、“舞仙仙”、“虚飘飘”;《得胜令》第三个五字句,脱一字。第一支曲子《新水令》,首句为“小园昨夜放江梅”。
它描绘春景,抒发春情,“阑遍倚,不知多少伤心处”,“寻思,凭谁寄?”扬州苗员外送给西门庆的歌童,一见面,就唱此曲,唱毕,西门庆点头道:“果然唱得好。”固然这与歌童歌唱有关,但也与此曲合律有关。
为您推荐
唐代就有天魔舞。
王建《宫词》:“十六天魔舞袖长。”元代已广为流行,张翥《悦庵集》、释来复《蒲庵集》、杨子器《元宫词》、杨维桢《复古诗集》对此都有记载,但元代官府却禁止民间流传。《元典章》:“今后不拣甚么人,十..
唐代舞曲大曲中有《霓裳羽衣舞》,很着名。
它的来源,有几种不同说法。一是西凉总督杨敬述进《婆罗门曲》,此曲即《霓裳羽衣曲》的另一名称。二是唐玄宗登三乡驿望女几山所作,所谓“听风听水作霓裳”。三是叶法善引唐玄宗..
古代舞蹈的一种。
《客座赘语》:“万历以前,公侯与缙绅及富家,凡有宴会,(略),若大席,则用教坊打院本,乃北曲大四套者,中间错以撮垫圈、观音舞,或百丈旗,或跳队子。”《水浒》第八十二回:“舞的是醉回回、活观音、柳青娘、鲍老儿..
此回所演《韩湘子度陈半街升仙会》杂剧,应作《韩湘子引渡升仙会》,简名《升仙会》,题目正名“陈半街得悟到蓬莱,韩湘子引渡升仙会”,见《录鬼簿续编》。
关于作者,一说是陆进之,与《录鬼簿续编》作者贾仲明友好;一列入佚名作..
“先儿”即先生之称。
《陶渊明东篱赏菊》第二折:“老先儿,我也不曾读书,(略),人所皆知,老先儿知也不知哩?”《通俗编》:“前明太监称卿大夫,每曰老先而不云生。”为什么?这就在于,在我国古代,“先生”两字,可连称,也可单称。《..
杂剧之名,始于晚唐,见《李文饶文集》。
其后,有宋金杂剧、元杂剧、明清杂剧,都沿用杂剧这个名称。当然,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但毕竟各有特点,不是一个东西。
《金瓶梅》此回写刘、薛两太监点演《韩湘子度陈半街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