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鱼鼓”,谢应芳《如梦令》词:“鱼鼓洞仙歌,童子唱来还和。”亦作“愚鼓”,《岳阳楼》第三折:“但行处愚鼓相随。”据《七修类稿》说:“渔鼓起于宋,名通同部。”通同,状声。
《宣和杂录》:“靖康初,民间以竹,径二寸,长五尺许,冒皮于首,取其声和,曰通同部。”《三才图绘》记载颇详:“截竹为筩,长三四尺,以皮冒其首(皮用猪膋上之最薄者),用两指击之。又有简子,以竹为之,长三尺许,宽四五分,厚半之,其末俱略反外,歌时,用二片合击之,以和者也。”《金瓶梅》此回唱道情的“打起渔鼓”唱了起来,但未提及简子,大概是省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