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郎(金瓶梅鉴赏)

唱挽歌的青年。

《左传》:“鲁哀公会吴伐齐,将战,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孔颖达疏曰:“虞殡,谓启殡将虞之歌,今谓之挽歌。”《通典》云:汉武帝时,李延年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大夫士庶。

《晋书·礼志》云:“汉魏故事,大丧及大臣之丧,执绋者挽歌。新礼以为《挽歌》出于汉武帝役人之《劳歌》,声哀切,遂以为送终之礼。”后世有专唱挽歌的歌郎。

唐代着名小说《李娃传》就写到荥阳公之子在京师落魄为歌郎,“申喉发调,容若不胜,乃歌《薤露》之章,举声清越,响振林木,曲度未终,闻者歔欷掩泣”。《金瓶梅》此回写李瓶儿之丧,“先是歌郎并锣鼓地吊来灵前参灵”,及至出殡,“簇捧定五出头六歌郎”。

第四回王婆说:“不要交老身棺材出了,讨挽歌郎钱。”这里的“歌郎”、“挽歌郎”,均指唱挽歌的歌郎,不同于一般唱曲的歌童。



为您推荐

采莲船(金瓶梅鉴赏)

民间歌舞,源于妇女采莲生活。 杨果《越调·小桃红》:“采莲湖上棹船回,风约湘裙翠”,“采莲人唱采莲词,洛浦神仙似”。明传奇《浣纱记》第三十出《采莲》就有西施乘画船采莲的歌舞。 袁宏道《迎春歌》:“采莲舟上作玉幢,歌..

箜篌(金瓶梅鉴赏)

弹拨乐器,又名“坎侯”、“空侯”。 《史记·封禅书》谓汉武帝祷祠太一、后土,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杜佑《通典》谓此乐器,“其声坎坎应节”,故名“坎侯”。 此乐器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通典..

方响(金瓶梅鉴赏)

打击乐器。 南北朝时梁朝始有之。《通典》:“梁有铜磬,则今方响也,以铁为之,以代磬。”陈旸《乐书》:“方响,以铁为之,修八寸,广二寸,圆上方下。架如磬而不设业,倚于架上以代钟磬,人间所用者才三、四寸。 ”通常由十六枚大小相..

云璈(金瓶梅鉴赏)

还带记(金瓶梅鉴赏)

全名《裴度香山还带记》,写的是唐代裴度未贵时,游香山寺,拾得玉带。 此物乃一女子以父被罪,向人假得,将赂权贵,一时置寺栏楯,忘而去。度知其情,还带于女子。相者曰:“必有阴德,前途万里。”后度果生贵子,官至晋国公。 本事见《..

官居八辅臣(金瓶梅鉴赏)

引自《词林摘艳》,作者朱有炖,题名《上文臣》,亦作《荣贵》,北曲南吕散套,第一支曲子《一枝花》,亦名《占春魁》,字数定格是五、五、五、五、四、五、五、七、七,共九句。 它歌颂高官厚禄的文臣,忠贞、贤烈、正直,报主化民,治国..

洛阳花(金瓶梅鉴赏)

引自《词林摘艳》,系元代张鸣善小令,题名《咏世》,曲牌名《普天乐》,首句为“洛阳花”。 南北曲中吕小令,均有此曲牌。《金瓶梅》此回《普天乐》,字数定格是三、三、四、四、八、八、四、四、七、七、七、七,两句一组,组成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