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盐钞法(金瓶梅鉴赏)

此处影射明代盐法的“开中法”。

“中”是官民之间发生关系的意思,“开”是由官方公布条例办法的意思。明代的“开中法”渊源于宋代的“折中法”及宋、元时代实行的“盐引法”。

其目的为了增强边境军事实力,充实军饷储备,其特点为以粮食易盐引。

《明史·食货四》:“有明盐法,莫善于开中。洪武三年(1370)山西行省言:大同粮储,自陵县运至太和岭,路远费烦。请令商人于大同仓入米一石、太原仓入米一石三斗,给淮盐一小引,商人鬻毕,即以原给引目赴所在官司缴之,如此则转运费省而边储充。帝从之。召商输粮而与之盐,谓之开中。其后各行省边境,多召商中盐以为军储。盐法、边计,相辅而行。”



为您推荐

崇宁、大观通宝(金瓶梅鉴赏)

宋徽宗时所铸铜钱的名称。 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春正月,应蔡京之请铸当十大钱,一枚当十大钱值钱十文。见《宋史·食货下二》。 此处影射明代万历初所铸大钱“万历通宝”。据《明史·食货五》:“万历四年命户、工二部准..

印经处(金瓶梅鉴赏)

刷印并出售佛经的店铺,又称“经铺”,见同回。 按,明代印刷工业发达,技术进步,版刻及铜活字排印均已流行。明唐锦《龙江梦余录》卷三云:“近时大家多镌活字铜印,颇便于用。”陆深《金台记闻》卷下亦谓:“近时毗陵人用铜铅为活..

义仓(金瓶梅鉴赏)

隋文帝开皇五年(585)始设义仓,在收获时向民户征粮积储,以备荒年放赈。 因设在里社,由当地人管理,亦名“社仓”。后又定积储办法,准上、中、下三等税,上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七斗,下户不过四斗。 唐元和中改称“常平义仓”。..

夏税、秋税(金瓶梅鉴赏)

染衣行(金瓶梅鉴赏)

即染坊。 明代印染业已很发达,分工甚细,褚华《木棉谱》记:“染工有蓝坊,染天青、淡青、月下白;红坊,染大红、露桃红;漂坊,染黄糙为白;杂色坊,染黄绿黑紫,古铜、水墨、血牙、驼绒、虾青、佛面金等。其以灰粉渗胶矾涂作花样,随意染..

青苗法(金瓶梅鉴赏)

王安石新法之一。 熙宁二年(1069)开始推行,其法为: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至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借以补助耕作,称“青苗钱”。借户贫富配搭,十人为保,互相检察。 贷款数额依民户资产分五等,一等户每次可借..

太祖旧例练兵卫因田养兵(金瓶梅鉴赏)

此处影射明太祖屯田之制。 《明史·食货一》:“屯田之制,曰军屯、曰民屯。太祖初立民兵万户府,寓兵于农,其法最善。又令诸将屯兵龙江诸处,惟康茂才绩最,乃下令褒之,因以申饬将士。 ……又因海运饷辽有溺死者,遂益讲屯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