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稗类钞·手炉》:“手炉为火炉之小者,其形或圆,或椭圆,或六角,盖必镂花,否则火熄,可以笼之于袖,以铜制之,燃炭以取暖。又有不用火而置沸水其中者,妇女多用之。
”
这是古代使臣执以示信之物。 《通鉴注》:“《周礼》,地官之属有掌节。郑玄注云:节,犹信也,行者所执之信。 《三礼义宗》曰:节长尺二寸。 秦汉以下改为旌之形。 韦昭曰:节者,使所拥也。《释名》云:为号令赏罚之节也。师古曰..
参见“暖帘”条。 油单绢,谓此帘以单层油绢制作。油绢,是涂敷桐油的绢织物。《齐民要术》云“荏油性淳,涂帛胜麻油”,可见,这种涂油防水织物早在南北朝时已能生产。 油绢不仅用于制帘,也用于做伞,《真腊风土记》中曾提及我..
冬季取暖用具,一般放入被褥中用来暖手足。 《陔余丛考·竹夫人、汤婆子》:“今人用铜锡器盛汤,置衾中暖脚,谓之‘汤婆子’,或以对‘竹夫人’。按此名虽不经见,然东坡有致杨君素札云:‘送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其口,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