衫,《释名》云:“芟也,芟无袖端也。”当是指衣服宽松、没有袖端、穿着方便的一种服饰。马缟《中华古今注》云:“古妇人衣裳相连。始皇元年,诏宫人及近侍宫人皆服衫子,亦曰半衣,盖取便于侍奉。
”衫是明代妇女常穿的服装种类,从绘画及传世实物来看,当时的衫大体比袍短,或至腰下,或至膝下(《日知录·冠服》曾述明中期女子袍衫长短变化云:“弘治间,妇女衣衫仅掩裙腰;……正德间,衣衫渐大,裙褶渐多,衫惟用金彩补子,髻渐高;嘉靖初,衣衫大至膝,……”)。其形制也有对襟(参见“藕丝对衿衫”条)、交衽两种。其穿着习惯有作内衣穿的(参“销金衫儿”条)、有束于裙里的,也有作为外衣穿的。
据《明史·舆服志》,明初对士庶女子穿衫有几条限制:“洪武三年定制,士庶妻……服浅色团衫,用纻丝、绫罗、紬绢。……袍衫止紫、绿、桃红及诸浅淡颜色,不许用大红、鸦青、黄色。
”但后来并未严格遵行,至少在本书中亦可见到多例。
夏布,是用苎麻纤维织成的布,因宜于制夏季衣饰,故名。
《天工开物》云:“苎麻……色有青、黄两样。每岁有两刈者,有三刈者,绩为当暑衣裳帷帐。
”
为您推荐
这是明人特创、用以裹头的网套。
《三才图会》云:“网巾,古无是制。国朝初定天下,改易胡风,乃以丝结网以束其发,名曰‘网巾’。
识者有‘法束中原、四方平定’之语。”其原起,据《绿云亭杂言》云,系出于神乐观道士所为,因答..
在本书其他回目及张竹坡评本中,亦作“水髩”。
按,“髩”指鬓角,义同“鬓”。古代女子梳理鬓发,多以带粘性的梳发水使之贴服、光亮,故称“水鬓”。本书在述及水鬓时,大多说“两道水鬓描画得长长的”,且这一形容语多与女子作..
见“银簪儿”条。
本书其他回目中还提及“金裹头簪子”、“金头簪子”、“金头银脚簪子”,与此殆即同类。《天水冰山录》中亦载有“金头银脚首饰”。从字面上分析,金头银簪,当指簪头以金为之,簪脚以银制作,但也有可能这个..
即以巾裹束发髻。
《说文》:“发有巾曰帻。”《急就章》注:“帻者,韬发之巾,所以整乱发也。常在冠下,或单着之。”秦、汉以前,巾多为庶民、仆役、卑贱之人所用。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云:“按《仪礼》:‘二十成人,士冠、庶人..
即荷包(按:本书中屡次提及的“顺袋”,亦即荷包)。
《明宫史》云,凡遇外出游幸,内臣“各穿窄袖,束玉带,佩茄袋、刀帨”。当时人们多在身上佩挂荷包,用以盛放各种零碎小件物品,旧时荷包又称“佩囊”,用现在的话说,即“挂在身上的..
海青,指宽袖的长袍。
郑明选《秕言》云:“吴中称衣之广袖者为海青,按李白诗:‘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盖言广袖之舞,如海东青(今按:鸟名,指雕的一种)也。”此外,僧尼外袍的袖甚宽大,故也称“海青”。本回此处云,王婆为西门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