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带钩为系联的绦带。
按,带钩,又称“鲜卑”、“犀毗”、“饰比”、“胥纰”,原出自胡俗,约在春秋、战国时传入中原。由于它结扎起来比绅带便利,故逐渐被普遍采用,其制作也日趋精巧。唐、宋以后,官吏的革带多用带扣系结,带钩的使用稍衰,但仍未绝迹。传世明代文物中,即有玉带钩实物,《天水冰山录》的金器门中亦列有绦钩六十八件。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玲珑,在此指玉声。 班固《东都赋》:“和銮玲珑,天官景从。”注引《埤苍》:“玲珑,玉声也。”《三辅黄图》云:“黄金为璧带,间以和氏珍玉,风至,其声玲珑然也。”本回此处云“但行动胸前摇响玉玲珑”,即指以玉制作的佩饰挂于胸前..
古代妇女戴于臂腕的装饰物品。 镯,即手镯,戴于手腕;钏,指臂钏,戴于手臂。唐元稹《估客乐》云:“鍮石打臂钏。”五代牛峤《女冠子》云:“臂钏透红纱。”镯钏的形制有圆环式的、开有豁口活络式的,及以金银丝盘绕成数圈、形如弹..
钗是古代妇女的主要首饰之一,一般由两股合成。 现存较早的发钗实物是山西侯马春秋墓出土的骨钗。钗之用途有二:一是用于固定发髻;二是作为装饰品插于发中、额前或鬓旁,故钗头有素的,也有制成各种花鸟状的。《全像古今小说..
明、清时所谓的“大布”,是相对“小布”而言,两者的区别在于布幅的阔狭。 《松江府志》云:“凡布密而狭者为小布,郡城谓之和布。疏而阔者为稀布。”《吴县志》云:苏布“织成阔者曰大布,狭者曰小布,大抵以筘密缕匀色白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