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窝丝杭州攒(金瓶梅鉴赏)

亦作“一窝丝杭州缵”。

系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明代较为流行。《金瓶梅》多次提及妇女家居时头挽此髻,如第十五回中李桂姐,“家常挽着一窝丝杭州攒”;第五十九回,郑爱月儿“头上挽着一窝丝杭州缵”。《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下卷有“一窝丝方”条云:“糖卤下锅,熬成老丝,倾在石板上。

用切刀二把,转遭掠起,待冷,将稠,用手揉拔扯长,双摺一处,越拔越白。

若冷硬,于火上烘之,拔至数十次,转成双圈。上案却用炒面放上,二人对扯,顺将炒面随手倾上,扯拔数十次,成细丝,用刀切断分开,绾成小窝。

其拔糖上案时,转折成圈,扯开又转折成圈,如此数十遭,即成细丝。”发式中之“一窝丝”,殆与之形近。而“攒”,则可能因其发在脑后作一簇聚而得名。

至于必冠以“杭州”,大概因此发式源于或盛行于杭州地区的缘故。明时北方地区雅尚南风,本书中女子多挽这一发式,可能与此风尚有关。





为您推荐

黄板鞭(金瓶梅鉴赏)

据文义,此处之“鞭”,当系“辫”之讹。 这是一种黄色的扁绦带,用以在踢鞠时扎系长衣下摆。其功用有点类似于当时官员在雨天所用的扁辫,《明宫史》云:“扁辫,用不堪之绒,紫色或青绿色,织如大带子,微松软耳。长可丈余不等,阔可三..

眼纱(金瓶梅鉴赏)

在大幨帽前加的掩面巾,为不影响视线,此巾多以较为薄、透的纱织物为之,时人谓之“眼纱”,本书中亦称为“眼罩”。 邓之诚《骨董琐记》引《香祖笔记》云:“今裁帽席帽分为两等,中丞至御史、六曹郎中于席帽前加全幅皂纱,仅围其..

貂鼠皮袄(金瓶梅鉴赏)

貂鼠,属哺乳纲食肉目鼬科,大如獭,尾粗毛约一寸长,黄色或紫黑色,皮最御寒,是珍贵的皮料。 《天工开物》云:“貂产辽东外徼建州地及朝鲜国。……一貂之皮,方不盈尺,积六十余貂,仅成一裘。服貂裘者,立风雪中更暖于宇下;眯入目中,拭之..

深衣软巾(金瓶梅鉴赏)

孝髻(金瓶梅鉴赏)

女子服丧所戴的白色髻(见“髻”条)。 元杂剧《窦娥冤》中,窦娥为夫戴孝,“梳着个霜雪般白髻”。又,《警世通言》第五卷《吕大郎还金完骨肉》中,吕大郎外出经商,其妻王氏听信误传凶信,以为他已身亡,为夫戴孝,大郎之弟逼嫂改嫁..

粉头皂靴(金瓶梅鉴赏)

见“皂朝靴”条。 从传世实物和绘画资料上看,当时官员、士人所穿的皂靴,靴头均平(以靴底头部上翻而形成),据说这是为了体现“天圆地方”(靴头代表天,故方;靴根相对为地,故圆)的概念。由于靴制成后,除乌皮靴身外,底部沿边要烫..

大红绉纱袍(金瓶梅鉴赏)

见“罗袍”条。 绉纱,即古文献中所谓之“縠”(《汉书·江充传》“充衣纱縠禅衣”,颜师古注“纱縠,纺丝而织也。轻者为纱,绉者为縠”),这是一种表面自然绉缩而显得凹凸不平的织品。因而,绉纱虽然细薄,却给人一种厚实感。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