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脚(金瓶梅鉴赏)

又称“脚带”,古代女子用以裹缠小脚的狭长布条。

《清稗类钞》云:“行缠,以帛或布裁为条,妇女缠足所用,束迫之使尖也,亦谓之裹脚。”按,古代女子缠脚,必须在幼年时就用布条来约束脚的正常发育,小脚裹成后,裹脚仍是每天必须进行的梳妆项目之一,因为一不裹缠,已成之小脚就会松开变大,故明代民歌《挂枝儿》中有咏裹脚词云:“裹脚儿,自幼的被你缠上,行双双,坐双双,到晚同床,白日里一步儿何曾松放。”《儒林外史》第二十六回中对旧时妇女日常裹脚有描述:“王太太坐在床沿上裹脚,采莲在傍边捧着矾盒子,……两只脚足足裹了有三顿饭时才裹完了。”



为您推荐

金灯笼坠子(金瓶梅鉴赏)

这是一种造型为灯笼状的金耳坠,这是在当时较为流行的耳坠式样,《天水冰山录》中亦载有这种造型的耳坠多种,如“金灯笼珠耳坠”、“金累丝灯笼耳坠”、“金摺丝灯笼耳坠”等。李渔曾在《闲情偶寄》中从美学观点出发,对此评..

鬓花大翠(金瓶梅鉴赏)

鬓花,是古代妇女簪插于鬓边的首饰。 古代妇女除在发际、额前插花外,还常在两鬓插花,出土陶俑与传世画作中多能见到。如四川成都永丰东汉墓出土的陶俑就有鬓旁插花的。明、清期间仍尚此风。 《云间据目钞》云:“(发)旁加..

粉(金瓶梅鉴赏)

此处的“粉”,是指妇女用以敷面的化妆品。 妇女以粉敷面之习,先秦时已存。《韩非子·显学》:“若毛嫱西施之美丽,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古代妆粉主要有金属类的铅粉和植物类的米粉。晋崔豹《古今注》曰:“三代以..

遍地金比甲(金瓶梅鉴赏)

百花裙(金瓶梅鉴赏)

这一名目不是指裙之式样,而是就制裙质料的一种俗称。 百花,在此是指衣料上织绣的花纹,《日知录》所谓的“百花袍”(“百花袍,不知创自何人,万历间,辽东兴冶服,五彩炫烂,不三十年而遭屠戮”)与《水浒全传》上常常提及的“百花..

胭脂(金瓶梅鉴赏)

旧时妇女用以饰面点唇的化妆品。 亦写作焉支、烟支、燕支、阏氏、烟脂、脂、燕脂、臙脂。古人以菊科植物红花作为红色染料,这种红花除有红蓝、黄蓝等异名外,还因其出自西域焉支山,故亦名之为焉支,因系译名,故有种种音同字..

面花儿(金瓶梅鉴赏)

亦称“翠钿”、“花钿”(见“花钿”条),是古代妇女妆面用的花形饰物。 多以彩色光纸、云母片、蝉翅、蜻蜓翅、鱼骨、绸罗等为原料,经精细加工制成。其背面有胶,用嘴加以呵嘘即能使之溶解。《酉阳杂俎》:“今妇人面饰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