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蓝比甲”条。
遍地金,亦称“金宝地”,是妆花金锦之一(妆花,参见“妆花织金段子”条)。所谓“遍地金”、“金宝地”,顾名思义,就是以金线织满地,再在满金地上织出五彩缤纷、金彩交辉的图案花纹来,整个织品极为辉煌而富丽。“金宝地”的织造技法,远承元代的“纳石失”金锦,是织金和妆花两个品种结合运用的产物。在明代,遍地金是一种高级织物,《天水冰山录》中即载有多种遍地金织物,如大红遍地金过肩云蟒段、桃红遍地金女裙绢、绿遍地金罗、绿满地金纱等。
在本书中,“遍地金”亦写作“遍地锦”。
为您推荐
旧时妇女用以饰面点唇的化妆品。
亦写作焉支、烟支、燕支、阏氏、烟脂、脂、燕脂、臙脂。古人以菊科植物红花作为红色染料,这种红花除有红蓝、黄蓝等异名外,还因其出自西域焉支山,故亦名之为焉支,因系译名,故有种种音同字..
亦称“翠钿”、“花钿”(见“花钿”条),是古代妇女妆面用的花形饰物。
多以彩色光纸、云母片、蝉翅、蜻蜓翅、鱼骨、绸罗等为原料,经精细加工制成。其背面有胶,用嘴加以呵嘘即能使之溶解。《酉阳杂俎》:“今妇人面饰用花..
即“背子”(亦作“褙子”),时人亦称之为“披风”。
《日知录》引《戒庵漫笔》云:“罩甲之制,比甲稍长,比袄减短。正德间创自武宗,近日士大夫有服者。
按《说文》,无袂衣谓之。
赵宦光曰:半臂衣也,武士谓之蔽甲,方俗谓之披袄..
汗巾,顾名思义是用来擦汗的手巾。
但实际上,汗巾的功用主要不在于此,首先,从出土实物及文字记载来看,当时的汗巾主要以绢、绸、缎、绫等高级丝织品制作,且加以精细的刺绣,从擦秽吸湿功能而言,它远不及棉、麻织品;其次,据文献记..
织绣有蟒纹的衣服。
按一般的说法,蟒形似龙而少一爪(龙为五爪,蟒为四爪),因而亦称蟒龙。在明代,蟒衣是极贵重的服饰,非经特赐不许擅服。
《万历野获编》云:“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所御袍相肖,但减一爪耳。正统初,始以赏虏酋..
指杭州所产的妆粉,是杭州的特产之一。
《杭俗遗风》载:“五杭者,杭扇、杭线、杭粉、杭烟、杭剪也。”民国《杭州府志·物产》载:“铅粉:钱塘、仁和两县出(《大清一统志》),今杭州造之,俗呼为官粉(《本草纲目》)。”又,中国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