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之为御史的服色正合制度。按,风宪义为风纪、法度,因御史掌纠察,故后人多称御史为风宪官。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异物志》云:“獬豸一角,性别曲直。见人斗,触不直者;闹人争,咋不正者。”相传在上古时,人们曾利用它来决讼。因而后世将它作为执法公正的象征,装饰执法者的冠服,明代以之为御史官的补饰,也正出于此意。
【释文】: 箭袖,便于射箭穿的窄袖衣服,因其形似马蹄,又名马蹄袖。 顺治四年十一月,“诏定官民服饰之制,削发垂辫。于是江苏男子,无不箭衣小袖,深鞋紧袜”(《清稗类钞·服饰》)。本回和第八回、十四回、十九回、五十二回、九..
【释文】: 羽缎是一种外来的毛织物,清王士禛《香祖笔记》载:“羽纱、羽缎,出海外荷兰、暹罗诸国。康熙初入贡止一、二匹。今闽广多有之,盖缉百鸟鹬毛织成。 ”据《大清会典事例》卷五百另三,康熙二十五年荷兰国贡物中有“..
【释文】: “大红”是指颜色。 “羽纱面”是指以羽纱作衣服的面子,羽纱在清初系外国专入的毛织品。“白狐狸里”是指白狐狸皮作里子,白狐狸皮是名贵的皮裘。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二:“凡狐貉亦产燕、齐、辽、汴诸道..
指此棺以红漆髹饰,再以金漆描绘花纹。 这种棺材不是任何人都可使用,《明史·礼志》载,洪武初定庶民丧服之制,“棺……用黑漆、金漆,不得用朱红”。《汉书·佞幸传》云“以沙画棺(师古曰:以朱砂涂之,而又雕画也)四时之色,左苍..
古代丧礼中悬挂的书写死者身份、姓名的旗旛,多以绛色帛制。 《周礼·春官》:司常,“大丧供铭旌”。《礼记·檀弓》:“铭,明旌也,以死者为不可别也,故以其旗识之。”朱熹《家礼·丧礼》云:“以绛帛为铭旌,广终幅,三品以上九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