舄,是古代一种在鞋底上再加一层木底(类似于现代在底上打掌)的鞋。
《周礼·屦人》郑玄注:“复下曰舄。”《古今注》云:“舄,以木置屦下,干腊不畏泥湿也。”丹,指舄的颜色。
从文献记载看,在周代,它已是国君的礼服用鞋了。《诗·豳风·狼跋》:“公孙硕肤,赤舄几几。”毛传:“赤舄,人君之盛屦也。”从此以后,历代相沿,以为帝王礼服用鞋。本回此处提及的“丹舄”,系道士做法事时所穿。
按,道人平时穿履,法事时穿舄,舄、履均用朱色。
这是因为,道家衣冠制度有相当部分保存了古风。
为您推荐
绣蟒,是说衣上的蟒纹是绣上去的,与一般织成的蟒衣有所区别。
双挂,是指蟒纹的形状。一般蟒衣只有一条蟒(不计下摆作为装饰的小蟒),参见“过肩蟒”条,而双挂,据《明宫史》云:“蟒衣贴里之内,亦有喜相逢名色,比寻常样式不同:前织..
腿绷,即行縢,也就是上古文献记载中所谓的“邪幅”,其形制与功用类似于晚近的绑腿,多为武士、挑夫、驿卒所用。
鞋,实际上也是靴,不同的是,它穿着时必须将靴统扎于裤或行縢之内。《元史·舆服志》云:“鞋,制以皮为履而长其靿,缚..
见“藕丝对衿衫”条。
回纹锦,指饰有连续回字纹的锦缎。回字与万事如意、万寿之“万”字谐音,因而,回纹是传统工艺装饰中常用的吉祥纹饰。回纹在丝织物上的运用,除单独作为提花纹样外,还在“锦群”(又称“添花锦”,取“锦..
褶,又称“子”。
这是一种类似于短上衣与裙子相连缀的衣式,与元代的辫线袄子相似,但腰中间无横条线道。《觚不觚录》云:“腰中间断,以一线道横之,下竖摺之,则谓之‘程子衣’。”近年在南京发掘的明徐俌夫妇墓中有实物出土(..
参见“金钮”条。
三川,在此似指钮扣的形状。,缝缀之意。按,此处的钮扣系钉于对襟衫上。
江西南城发掘的明益宣王朱翊墓中出土的一件对襟大衫上亦钉有七对金扣花,与本书此处所述可印证。
..
见“金段”条。
云鹤金段,就是在金缎地纹上显出云气和翔鹤纹的织金缎。古代传说鹤为仙禽,云其“二年毛落,三年顶赤,七年飞高,又七年舞应节,又七年鸣应律,十六年小变,六十年大变,百六十岁色白,千岁色苍,二千岁色玄”(《蠕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