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蝉(金瓶梅鉴赏)

这是古代官员所戴的一种附金珰蝉与貂尾的高贵冠式,据《宛委余篇》云:“金取刚强,百炼不耗,蝉居高饮清,口在腋下,貂内竞悍而外柔缛,盖真蝉也。”皆有所取义。貂蝉冠始于汉代,以后历代均有因革,宋制,貂蝉冠“织藤漆之,形正方如平巾帻,以银,前有银花,上缀玳瑁蝉,左右为三小蝉,玉鼻,左插貂尾,三公亲王加以进贤冠而服之”(《宋史·舆服志》)。本书此处以貂蝉为太尉所戴冠,若依宋制,当如上述。明代的貂蝉冠形制,基本沿袭宋制,唯仅限于公、侯、伯服用(公八梁冠、玉蝉;侯、伯七梁冠,分别为金、玳瑁蝉),太尉一职明代亦不设。







为您推荐

搂漆紫花甲(金瓶梅鉴赏)

据其他文献资料佐证,这当是罩甲,也就是对襟而形如半臂的甲衣。 明初曾禁官民步卒人等服对襟衣,惟骑士可服之。正德时,诸军皆着黄罩甲,中外皆效之,即使穿锦绮服装,其外亦必加罩甲,致使市井间一般人民也仿效其制。至正德十六年..

紫花玉带(金瓶梅鉴赏)

从本回此处前后文字分析,所谓“紫花玉带”,并非指紫色的、鈒有花纹的玉带(紫色玉确实有,《天水冰山录》中即有“紫玉杯”),而是指穿紫花官服、系玉带。 《金瓶梅》是一部以宋代为背景的小说,尽管它中间记载的名物大量反映..

黄金鱼钥(金瓶梅鉴赏)

古代官员有佩鱼之制。 《宋史·舆服志》云:“鱼袋,其制自唐始,盖以为符契也。其始曰鱼符,左一右一。 左者进内,右者随身,刻官姓名,出入合之。 因盛以袋,故曰鱼袋。宋因之,其制以金银饰为鱼形,公服则系于带而垂于后,以明贵贱,非..

虎头牌(金瓶梅鉴赏)

赭黄衮龙袍(金瓶梅鉴赏)

衮龙袍,即皇帝大典时穿着的衮冕礼服。 按明初的定制,皇帝的衮冕礼服包括:冕(前圆后方,元表纁里,前后各十二旒)、衮衣、白罗中单、白罗大带、蔽膝、革带、玉佩、大绶小绶、金舄。据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缂丝十二章衮服来看,当..

太保牙牌(金瓶梅鉴赏)

《明会典》载,永乐六年定制,在京朝官,俱佩牙牌。 又,凡扈从官员有牙牌者,须随身悬挂,以凭关防出入。《野获编》卷十三:“唐、宋士人,腰带之外,又悬鱼袋,为金为银,以别等威。本朝在京朝士俱佩牙牌,然而大小臣僚皆一色,惟刻官号为别..

幞头象简(金瓶梅鉴赏)

幞头,是宋代官员着公服、常服时必戴的首服。 《梦溪笔谈》:“幞头一谓之四脚,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故亦谓之折上巾。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脚,晚唐方镇擅命,如僭用硬脚。 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