绯袍象简(金瓶梅鉴赏)

绯袍,即红色的官服。

象简,即象牙笏,参见“牙笏”条。宋代官员的品色衣为:三品以上紫色,五品以上朱色,七品以上绿色,九品以上青色。元丰改制,定四品以上紫色,六品以上绯色,九品以上绿色。

官员上朝执笏的规定是:着绯袍者用象牙笏,着绿袍者用槐木笏。

宋笏初时形短而厚,至皇祐间则大而薄,且向身微曲,后又改为直形。



为您推荐

裩裤(金瓶梅鉴赏)

指贴身的内裤。 按,上古时代的袴(即裤的古字)没有裆,只有两个裤筒套在腿上,上端有绳带系在腰间。类似于现在的裤子,古代称“穷袴”,《汉书·外戚传》服虔注:“穷绔有前后裆。 ”颜师古注:“即今绲裆袴也。”所谓“裩裤”,即..

青段五彩飞鱼蟒衣(金瓶梅鉴赏)

段,同缎,参见“锦段”条。 飞鱼,据《山海经·海外西经》所载,是一种头如龙、鱼身一角的动物,本名龙鱼,因为能飞,故亦名“飞鱼”。但明代服装上的飞鱼纹,实际是似蟒、有两角,不过加上了鱼鳍鱼尾而已,因此亦称“飞鱼蟒”。《明史..

暖耳(金瓶梅鉴赏)

这是明代官员冬天所戴的一种头饰。 《明宫史》云:“披肩,貂鼠制一圆圈,高六七寸不等,大如帽。两傍各制貂皮二长方,毛向里,至耳,即用钩带斜挂于官帽之后山子上。旧制,自印公公等至暖殿牌子,方敢戴。 其余常行近侍,则只戴暖耳。..

大红遍地金鹤袖(金瓶梅鉴赏)

毡衫(金瓶梅鉴赏)

当时的毡,是以羊毛为原料,经湿、热、挤压等作用制成的毛制品。 毡衫,顾名思义是以毡为料制成的衫子,惟具体形制尚不详。本回提及此物时云:“尚举人来拜辞,上京会试,问西门庆借皮箱毡衫。”这似是出远门所需用的物品(元人所..

补服(金瓶梅鉴赏)

明、清时饰有品级徽识的官服。 官员通过服饰等级来区分官阶高低,是封建等级制度在服制上的反映。明代除因袭前代的一些做法外,还特创了补服制度,即官员必须在袍服的胸、背各缀一方补子。补子多为织制(以妆花补和织金补..

大红麒麟补服(金瓶梅鉴赏)

据《明会典》载,麒麟补为公、侯、伯、驸马的服饰标志。 但在本书中,身为“东南统制兼督漕运总兵官”的荆忠却也穿用此种服色。这一现象与明中期以后冠服制度的逾制、混乱现象有关。《明史·舆服志》载,正德“十三年,车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