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垅帽(金瓶梅鉴赏)

亦作“瓦楞帽”、“瓦棂帽”。

以藤篾或马鬃编结,上饰帽顶子(见“帽顶”条)。因帽上有数条隆起的楞线,故名。这种帽式袭自元代,元时有方、圆二式,圆式中还有添加遮阳前檐的(时称“爹檐帽”,《元史·后妃传》“胡帽旧无前檐,帝因射日色炫目,以语后,后即益前檐。帝大喜,遂命为式”)。

按说,这种“胡服”在明代极有可能被禁,但据《三才图会》说,因明太祖“幸学,见诸生班烈日中,因赐遮阳帽,……今起家科贡者则用之”。由于这个特殊因素,这种帽子在明代仍很流行。惟到了明代中期,戴此帽者不一定是“起家科贡者”,《云间据目钞》云:“瓦楞骔帽在嘉靖初年,唯生员始戴,至二十年外,则富民用之,然亦仅见一二,价甚腾贵。”利玛窦在记述其见闻时也说:“男人的帽子种类很多,制作精致,最好的是用马鬃织成的。”本书提及戴瓦楞帽的例子,可与这些记载印证。







为您推荐

弓鞋(金瓶梅鉴赏)

旧时缠足妇女所穿的小鞋。 女子缠足,“以纤弓为妙”,故配合缠足之小鞋,亦以“弓”名之。《清稗类钞》云:“弓鞋,缠足女子之鞋也。京、津人所着者,宛如弓形,他处则惟锐其端。”女子缠足之文献记载,始见于晚唐、五代(参阅《万..

胡桃松子泡茶(金瓶梅鉴赏)

把少许的胡桃肉、松子,同茶叶放在一起,注入沸水,就是胡桃松子泡茶。 这是古人的一种饮茶方式,但明代人对此也有异议,如顾元庆《茶谱·择果》云:“茶有真香,有佳味,有正色。烹点之际,不宜以珍果香草杂之。 夺其香者,松子、柑橙..

拖煎河漏子(金瓶梅鉴赏)

河漏子,又称“合落”、“合络”。 北方多磨荞麦作面,加水和匀,合而落入沸汤之中,作汤饼,故称“合落”。王祯《农书》:“荞麦,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为面,摊作煎饼,配蒜而食;或作汤饼,谓之河漏。”《长安客话·饼》:“水瀹..

块糖(金瓶梅鉴赏)

香茶(金瓶梅鉴赏)

一种含在口内的香料茶叶制品,可以解口内恶味,类似现在的口香糖。 《闲情偶寄·熏陶》:“至于香茶沁口,费亦不多,世人但知其贵,不知每日所需,不过指大一片,重止毫厘,裂成数块,每于饭后及临睡时,以少许润舌,则满吻皆香,多则味苦而反..

艾窝窝(金瓶梅鉴赏)

用糯米粉做成的甜食,北方食品,与南方的子相类似。 《乡言解颐·开门七事》诗注:“窝窝社,小茶馆兼卖点心者。窝窝以糯米粉为之,状如元宵粉荔,中有糖馅,蒸熟,外糁薄粉,上作一凹,故名窝窝。田间所食,则用杂粮面为之,大或至斤许,其下..

黄米面枣儿糕(金瓶梅鉴赏)

即北方的切糕。 《酌中志》:“北方食物,有南方所未有者,如腊八粥、水饺之属。又以面裹榆荚,蒸之为糕,拌糖而食之;以豌豆研泥,间以枣肉,谓之豌豆黄;以黄米面合小豆、枣肉,蒸而切之,名切糕。”《北平风俗类征》引《北平的巷头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