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蓬”是道教的神,为北斗大帝属下的将军。
《宣和画谱》记南唐周文矩画像目录中,有天蓬像、北斗像各一幅。道教又有“天府四圣”之说,此四圣即天蓬、天猷、翊圣、佑圣,为后天五行之精炁,上应昊天而为之辅佐。
天蓬是木炁之精,天猷、翊圣、佑圣则分别是金、水、火三炁之精。“玉尺”即玉制的尺,是度量的标准,常被人赋予神秘意味,喻为仙人量才的尺度。
如李白《上清宝鼎》诗:“仙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本回的“天蓬玉尺”,是道教使用的一种法事工具。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这是把《周易·系辞上》的天地之数说,同五行说相配合而得出的说法。 《易·系辞》的原话是:“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意为天地二分对应于数字的奇偶二分,天数为五..
佛经名,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 这是华严宗据以立宗的重要经典。有三个译本,分别为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六十卷本)、唐实叉难陀译(八十卷本)和唐般若译(四十卷本)。此经认为世界是毗卢遮那佛的显现,一微尘映世界,一瞬间含..
法,佛教名词,在佛教文献中大致有三种用法:(一)指佛的教法,或称佛法;(二)泛指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存在的和不存在的,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三)专指某一事物和现象。 六耳,指第三人。“法不传六耳”,即不将法传..
佛教语,指修养所达到的觉悟圆满的境界。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有“真心”或“本觉”。作为修养的根据来说,它是存于每人身上的“佛性”、“真如”或“如来藏”;作为修养的结果来说,它有“幻尽觉圆,心通法遍”的极致,称“圆觉..
佛教认为,世界上各种物质现象都是由地、水、火、风四种基本原素构成的,称作“四大”或“四界”。 据《俱舍论》卷一说,四大的作用分别是保持、摄集、成熟、生长,其属性分别为坚、湿、暖、动。在佛教看来,既然人的身体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