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法律处以绞刑。
绞刑是古代死刑的一种。用刑时,将判刑的人用绳子勒死,或用绞刑架绞死。《古今事物考·死刑》:“黄帝擒蚩尤于版泉之上,帝以金钺斩之,则知斩起于轩辕也。《周礼》有磬于甸人之说,秦曰磔,汉文帝改曰弃市,隋谓之绞,则绞兴于隋代矣。
盖古大辟弃之于市。但绞则全尸,斩则身首异处。今仍唐制,有绞、斩。”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官名。 西周始置,原为高级武官,军队的最高统帅。春秋时晋、楚等国沿置,为君王辅弼。 战国时废。汉又设置,位在太傅上。 后历代相沿,但多为大官加衔。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恢复太师为实官,诏曰:“以太师、太傅、太保古三公..
大理寺,我国南北朝至清代的中央审判机关,始设于北齐,寺指官署。 明、清间,大理寺与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它们之间的分工是:刑部受理天下刑案,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凡刑部重囚皆须送大理寺覆讯后才能定案,“平反刑狱..
指尚书省,为宋代中央最高行政部门,相当于明代后期的内阁和现代的国务院。 《宋史·职官一》:“尚书省,掌施行制命,举省内纲纪程式,受付六曹文书,听内外辞诉,奏御史失职,考百官庶府之治否,以诏废置、赏罚。曰吏部,曰户部,曰礼部,曰..
官名,即中书舍人。 先秦时已设舍人一职(首见《周礼·地官》),后历代因之,均为皇帝亲近的属官。中书舍人之名,则始于南朝梁代,其职掌为撰拟诏令,并参与机密,权力甚重。隋、唐时以有文学资望者充任,仍掌制诰,但名称时有改变,如或..
旧时学生对老师的自称,也是科举考试及第者对主考官的自称,意谓出于他的门下,旁人亦据此称某某为某主考官的门生。 小说前文曾写陈文昭参加过“金銮对策”,可见也是进士出身,此处写他“系蔡太师门下”,则表明蔡京是他会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