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署名。
秦、汉以后朝廷设太医令一职,掌医疗事宜。隋、唐时设太医署,为管医疗的专门机构。
宋设太医局,又称“医官院”。金始改称“太医院”,长官为提点。明、清相沿,但长官改称“院使”。《明史·职官三》载:明代太医院设院使一人(正五品),院判二人(正六品),下属御医、吏目等数十人。
医术分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接骨等十三科,并主管培训医疗人才,“凡医家子弟,择师而教之”,根据其考试成绩加以录用。小说写蒋竹山向李瓶儿自称“我太医院出身”,意谓自己在太医院接受过培训。
为您推荐
【释文】: 太医院,古代官署名,隋唐设太医署,宋设医官院,金代始改称太医院,明清沿之。
《清史稿》卷一百十五《职官二》“太医院”条载:“太医院,管理院事王大臣一人(特简),院使、左右院判,俱汉一人……院使、院判掌考九科之法,..
【释文】: 太医院的低级官员,一般是八品或九品职衔,在御医之下,医士之上。
《清史稿·职官二》中写到太医院有:“御医十有三人(内兼首领厅事二人。初制正八品。雍正七年升七品,给六品冠带),吏目二十有六人(内兼首领厅事一人..
医生,又称“胡先生”、“胡鬼嘴儿”,常到西门庆家看病。
虽称太医,却非太医院出身,是个医术并不高明的庸医。他先后为花子虚、李瓶儿、西门庆看过病,都未见好。
只有为潘金莲打胎成功过。
或认为胡太医和胡鬼嘴儿是两个..
官署名。
秦、汉以后朝廷设太医令一职,掌医疗事宜。隋、唐时设太医署,为管医疗的专门机构。
宋设太医局,又称“医官院”。金始改称“太医院”,长官为提点。明、清相沿,但长官改称“院使”。《明史·职官三》载:明代太医院..
长者,常也。
比拜较轻的一种敬礼,用于略尊于己者。致礼形式为:站立,身略俯折,两手合抱,当心而稍下移。《史记·郦生传》:“沛公(刘邦)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
”如此行礼,就是常礼。《金瓶梅》此回..
学士,官名。
南北朝以后,以学士为司文学撰述之官;唐设翰林学士,亦为文学侍从之臣,因接近皇帝,往往参与机要。北宋置翰林学士院,设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直学士等官,“掌制、诰、诏、令撰述之事。”又另设殿、阁大学士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