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盐政的官署名,《明史·职官四》:“都转运盐使司凡六,曰两淮、曰两浙、曰长芦、曰河东、曰山东、曰福建。”其长官为都转运使,从三品。但都转运盐使司为高级盐政机关,一般盐商恐不能直接进内办事。
都转运盐使司下辖盐课提举司、盐仓及批验所等单位。《明史·食货四》载,盐商“赴各转运提举司,照数支盐”。
则转运提举司是与盐商们直接接触,并对他们加以管理的官署。因此,此处的“盐运司”当即盐课提举司,其长官为提举,从五品。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空名”,指空白,没有填上名字。 “告身”,古代授官的凭信,类似后世的任命状。《菽园杂记》卷十:“唐选法,试而铨,铨而注,注而唱,集众告之,然后类为甲,上于仆射,乃上门下省。给事中读之,侍郎省之,侍中审之,不当者驳下,既审乃上闻。..
“金吾卫”又叫“执金吾”,是皇帝禁卫军的异称。 明代禁卫军有上直卫,有南北京卫。上直卫亲军指挥使司二十有六,其中有“金吾前卫”、“金吾后卫”、“金吾左卫”、“金吾右卫”等等,“锦衣卫”也是其中之一卫,但“亲军诸..
王,封建时代的最高封爵,尊于五等爵之首的“公”。 郓,古邑名,宋称郓州,治所在须城(今山东省东平县)。郓王,是外封于郓地的王。按:北宋时实有郓王,为徽宗第三子,初名焕,后名楷,始封魏国公,进高密郡王、嘉王,历奉宁、镇安等十一节度..
太尉是秦至西汉时设置的全国军政首脑,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汉武帝时改称大司马。 东汉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但后来太尉渐变为加官,无实权。北宋徽宗时,定为武官官阶的最高一级,且常用作武官的尊称。..
即“诰命”。 明、清两代对官员及其先代和妻室授予封典,五品以上用皇帝的诰命授予,称为“诰封”;五品以下用敕命授予,称为“敕封”。曾祖、祖父皆如其子孙官,公、侯、伯视一品,外内命妇视夫若子之品。 生曰封,死曰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