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卫衣左所副千户(金瓶梅鉴赏)

“金吾卫”又叫“执金吾”,是皇帝禁卫军的异称。

明代禁卫军有上直卫,有南北京卫。上直卫亲军指挥使司二十有六,其中有“金吾前卫”、“金吾后卫”、“金吾左卫”、“金吾右卫”等等,“锦衣卫”也是其中之一卫,但“亲军诸卫……分掌宿卫,而锦衣卫主巡察缉捕,理诏狱,以都督都指挥领之,盖特异于诸卫焉”(见《明史·职官五》)。

需要指出的是,明代人的着作中,习惯以“金吾”、“金吾卫”称锦衣卫。如《野获编·世官》:“嘉靖间,惟夏贵溪暴贵,自拟世袭锦衣,……直至严分宜,而诸孙始现任金吾,及世蕃诛,尽削去。”“左所”,锦衣卫有中、左、右、前、后五所,参见“指挥直驾”条。此处“金吾卫衣左所副千户”漏一“锦”字,应作“金吾卫锦衣左所副千户”,实际上就是锦衣卫属官。然而锦衣卫未尝有派出京师以外的掌刑机构,而西门庆又不在京师任事,所以这明显地是小说家故弄玄虚之处,盖有所影射讥刺,有意搞得荒诞不经。



为您推荐

校尉(金瓶梅鉴赏)

汉时,掌管特种军队的将领、管理少数民族的长官称校尉。 隋、唐以后,校尉为武散官之号。此处的“校尉”,实系明代锦衣卫之校尉,即锦衣卫的属员。 《明史·职官五》:“校尉、力士,佥民间壮丁为之。校尉专职擎执卤簿仪仗,及驾..

金吾卫太尉(金瓶梅鉴赏)

太尉是秦至西汉时设置的全国军政首脑,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汉武帝时改称大司马。 东汉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但后来太尉渐变为加官,无实权。北宋徽宗时,定为武官官阶的最高一级,且常用作武官的尊称。..

诰身(金瓶梅鉴赏)

即“诰命”。 明、清两代对官员及其先代和妻室授予封典,五品以上用皇帝的诰命授予,称为“诰封”;五品以下用敕命授予,称为“敕封”。曾祖、祖父皆如其子孙官,公、侯、伯视一品,外内命妇视夫若子之品。 生曰封,死曰赠(见《..

勘合(金瓶梅鉴赏)

请帖(金瓶梅鉴赏)

请客吃饭的邀请信,亦作“请柬”。 《客座赘语·南都旧日宴集》:“外舅少冶公尝言:南都正统中廷客,止当日早,令一童子至各家邀云:‘请吃饭。’至巳时,则客已毕集矣。 ……其后十余年,乃先日邀知,次早再速,……再后十余年,始先日..

卫主(金瓶梅鉴赏)

卫是明代军队编制名。 一般地说,卫由五千六百名士兵组成,由都司统领,隶属于五军都督府。防地可以包括若干府,一般驻地在某地即称某卫,如建州卫、扬州卫等。“卫主”即指该卫的首长。但由于西门庆任金吾卫副千户,而且从许多..

一品至九品(金瓶梅鉴赏)

“品”是古代官员的等级称谓。 魏晋时对官员实行九品评级制度,即从一品至九品。北魏时对每品又各分正、从,后历代基本沿袭,但稍有变异。明代九品仍分正、从,即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依次直到正九品、从九品,共分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