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
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事,为朝廷大臣,职权颇重。秦、汉设太史令,职位较低。
魏晋以后,太史仅掌天文历法。宋置太史局,其长官亦为令,但也仅“掌测验天文、考定历法”(《宋史·职官四》)。
明初曾置太史监,设太史令,以掌天文历法之事,但不久即改为钦天监,监中并无太史之官名。按:小说言:“太史阴令(宋)盘就劾其私事,将孝序除名,窜于岭表,以报其仇。”此“太史”决非宋之太史局或明代太史监、钦天监里的掌管天文历法的太史之官,而是熟知朝廷典章,并善于起草诏令的文人之类。明代亦称翰林为“太史”,小说中的“太史”,当采明代俗称,指翰林之类的官员。
为您推荐
工部,古代朝廷六部之一,宋代属尚书省,“掌天下城郭、宫室、舟车、器械、符印、钱币、山泽、苑囿、河渠之政”(《宋史·职官三》)。
明代亦设工部,其职掌与宋大致相同,工部长官亦称尚书,次官为侍郎,并均设郎中与员外郎,然以下..
为汉以后历代政府调节粮价、积谷备荒而设的粮仓,始于汉宣帝时。
谷贱时收进,谷贵时卖出。北宋时称为“常平仓”和“惠民仓”,于各地方设立。
..
在朝廷医疗机构中从业的医生。
明代设太医院,除为皇室及朝廷臣僚们治病外,还掌管全国医疗事务,在地方也遍设医疗机构。《明史·职官三》“太医院”条载:“外府、州、县置惠民药局。边关卫所及人聚处,各设医生、医士或医官..
尚书原是主管文书的意思。
汉代为了提高皇权,加强独裁,防止臣下专权,因尚书在皇帝左右掌管文书奏章,处理政务,地位逐渐重要。魏晋以后,尚书事务益繁,分曹益趋严密。隋代始分六部,唐代更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
简称“马牌”,系古代官员外出公干,在驿站歇宿和调换人夫马匹而用作凭证的小木板或金属板。
..
明代官名。
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明代始置总督一官。其时总督有管辖地方与管辖专务之两种。
例如总督河漕、总督漕运,是管辖专务之总督;如总督某处地方军务,是管辖地方之总督。
但管辖地方之总督亦有带管专务者,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