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官名。
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明代始置总督一官。其时总督有管辖地方与管辖专务之两种。
例如总督河漕、总督漕运,是管辖专务之总督;如总督某处地方军务,是管辖地方之总督。
但管辖地方之总督亦有带管专务者,其总督所管辖之地方,并不按当时所设布政使司(通称为‘行省’)之定制,每一总督所管辖之广狭与分合皆临时以敕书规定。……定制:总督例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其应否兼兵部尚书衔,由吏部请旨定夺。不兼者为正二品,兼兵部尚书者为从一品。
事实上亦无不兼者,已成例行之事。”“三边”,明代自正统以后,西北边疆地区时遭异族侵扰。当时称甘肃、宁夏、延绥为“三边”,但也有指其他地方为“三边”者,其概念较灵活含混。如《明会要·职官六》:“(景泰)十年正月癸卯,命王越总制三边。前年冬,刑部主事张鼎言:‘延绥、甘肃、宁夏三边镇抚,不相统一,宜推文武重臣一人总制。’章下所司,乃议:设制府于开城,控制三边,总兵、巡抚而下,皆听节制。
诏即以越任之。三边设总制自此始。”又云:“嘉靖二十年九月,添设雁门、宁武、偏头三边总督。”以上所述说明,“三边总督”是明代独有的官衔,是权力很大的边防大臣。
为您推荐
“官家”,封建时代对皇帝的一种称呼。
《梁书·建平王传》:“官家尚尔,儿安敢辞?”《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三年》:“赵太子邃私谓中庶子李颜等曰:‘官家难称。’”胡三省注:“称天子为官家,始见于此。
西汉称天子为县官,东..
俗语,指文武官职。
古时百官朝贺,班次序列,文官在右(东),武官在左(西),品官相见也如此。袁枚《随园随笔》卷下《政教类》有“文东武西”条,中云:“《史记·叔孙通传》: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
旧时朱门富户祝寿,贺客众多,故在诞日的前数天便开始宴客,诞日即称为“正日”。
正者,真正、正式的意思。《红楼梦》第七十一回,贾母八旬大寿是八月初三日,这一天就是正日,但从七月二十八日到三十日,陆续宴请皇亲国戚、文武百..
隋、唐至宋、元间泛称科举考试为“大比”,明、清间特称乡试为“大比”,每隔三年举行一次,各县、州、府的应试者齐集省城,由朝廷派官主考,录取者即为举人。
《明史·选举二》:“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
对武官的政绩进行考核,并予甄选。
军政,犹军务。此采明制。《明史·选举三》:“武之军政,犹文之考察也。成化二年令五年一行,以见(现)任掌印、带俸、差操及初袭官一体考核。
”由兵部主持。又云:“在外都司、卫所官,由抚、..
太医院,官署名见“太医院”条。
秦汉以后朝廷置太医令,为掌管医疗的职官。隋唐设太医署,宋有医官院。金代始改称太医院,设提点为长官。明代相沿。《明史》卷七四《职官三》:“太医院掌医疗之法。”院判,为太医院的次官,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