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名。
相当于明代内府十二监中之内官监或御用监,专管营造宫室、陵墓、陈设、器用等工程事务。《明史·职官三》:“内官监(掌印太监一员,总理、管理、佥书、典簿、掌司、写字、监工无定员,掌木、石、瓦、土、塔材、东行、西行、油漆、婚礼、火药十作,及米盐库、营造库、皇坛库。凡国家营造宫室、陵墓,并铜锡妆奁、器用暨冰窖诸事)、御用监(掌印太监一员,里外监把总二员,典簿、掌司、写字、监工无定员。
凡御前所用围屏、床榻诸木器,及紫檀、象牙、乌木、螺甸诸玩器,皆造办之。
又有仁智殿监工一员,掌武英殿中书承旨所写书籍画册等,奏进御前)。”内官监和御用监的掌印太监,都是正四品宦官,是一个颇有油水的肥缺。
为您推荐
“郊天”的祭坛设于京都南郊,故称“南坛”。
《宋史·礼二》“南郊坛制”条云:“宋初始作坛于东都南薰门外。”此祭坛为圆形,故亦称“圜丘”。视牲,视察牛、羊等祭祀用品。
牲,供祭祀及食用的家畜。
《宋史·礼二》述“..
金吾卫统领下的兵士,即禁卫军。
但此处“金吾卫士”,可理解为锦衣卫所属的将军、校尉、力士,《明史·兵一》:“锦衣卫所隶将军,初名天武,后改称大汉将军,凡千五百人,设千、百户,总旗七员,其众自成一军。下直操练如制,缺至五十人..
我国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或调发军队的信物。
用铜铸成虎形,背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留存朝廷,左半发给有关将领,调发军队时,须由使臣将两半符验合,方能生效。盛行于战国和秦、汉时代。此处代指兵符。
..
暗示明代锦衣卫的组织。
《明史·兵一》:“(洪武)十五年,罢(亲军都尉)府及(仪銮)司,置锦衣卫,所属有南北镇抚司十四所。……南理本卫刑名及军匠,而北专治诏狱。
”《天府广记·锦衣卫》亦云:“锦衣卫在皇城西通政司南,……..
虚拟的高级武官名,意为京营八十万禁军的统帅。
按:宋、明都无此官衔。总督为明代高级武官名,明初临时委派,事毕即罢。景泰、成化间,于京营中设总督一职。中叶后,又于各地普遍设置,如“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总督浙江、福建..
“执金吾”即金吾卫。
《文献通考·职官考十五》:“秦有中卫,掌缴循京师。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缇骑二百人,五百二十人舆服导从,光生满路,群僚之中,斯最壮矣。
”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执金吾”条亦云:“汉武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