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率领皇帝仪仗队的官员。
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卤簿使》云:“卤簿者,据蔡邕《独断》云,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有大驾、法驾、小驾,大驾则公卿奉引,大将军参乘,太仆御属车八十一乘,备千乘万骑。
其次则用法驾,又其次则用小驾。故分别言之,则卤簿与仪仗为二事,统言之则卤簿亦包括仪仗。唐、宋时凡遇大典礼,必以大臣分充卤簿使及仪仗使。”明代的卤簿仪仗,隶于锦衣卫,由“带刀官”或“把总指挥”率领。夏延龄的直掌卤簿仪仗,就是卤簿仪仗队的把总指挥。参见“指挥直驾”条。
为您推荐
官名。
宋、明各寺如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等均设有寺丞,位仅次于卿、少卿。“安郎中食寺丞俸”,意谓做郎中的官,但领寺丞的薪俸。按:此处写“食寺丞的俸”,当系与第七十回所写“都水司郎中安忱……升俸一级”语相照应,据..
官名,为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
汉末始有此称,后历代沿置,但职别不一,或为全国军事统帅,或为地方军政长官。北宋设大都督府和都督府,“大都督及长史掌同牧、尹”(《宋史·职官七》),即其职掌略同于郡或府的行政长官。明代设中..
保证并推荐。
按:保举是明代选拔官吏的途径之一,《明史·选举三》:“保举者,所以佐铨法之不及,而分吏部之权。自洪武十七年命天下朝觐官举廉能属吏始。永乐元年命京官文职七品以上,外官至县令,各举所知一人,量才擢用。后以贪..
按明制,武官“岁凡六选。有世官,有流官。世官九等(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卫镇抚、正千户、副千户、百户、试百户、所镇抚),……”(《明史·职官一》)。
又,按明选人之法,凡升迁,一般是序迁,有功者才越次擢(《明史·..
缌麻,细麻布,用以制丧服。
凡为死者服缌麻者(为期三个月),称为“缌麻之亲”。缌麻,为古代五种丧服中最轻的一种(参见“有服之亲”条)。岳父母即属缌麻之亲,所以小说言“奸妻之母(按:即岳母),系缌麻之亲”。
《大明律·刑律..
保举,旧时大臣举荐人材,给朝廷任用,并为其作保。
后来多指大官举荐属员。见任管事,指担任实职,握有实权。见,通“现”。《明史·职官五》载卫指挥使、同知、佥事等官“分理屯田、验军、营操、巡捕、漕运、备御、出哨、入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