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道夫·克里斯多夫·奥伊肯(1846—1926),德国哲学家,1846年 1 月 5 日生于德国北部北海之滨的东弗里斯兰群岛首府奥里希。父亲是当地邮
政局长,母亲为牧师之女。在他 4 岁时,父亲与唯一的兄长相继去世,他与母亲经济拮据,只能靠领取国家的抚恤金维持生计。他年幼时体弱多病,数次遭重病袭击,几乎丧命。家庭的困苦和个人坎坷使他早熟,因而自小喜爱读书,喜欢思考。他天资聪颖,中学成绩优异,曾数次跳级。他高中时的班主任、神学家兼哲学家罗伊特对他后来选择哲学为他的毕生事业产生了很大影响。1862年,他考入哥廷根大学,师从亚里士多德的解释者、目的论唯心主义哲学家洛采攻读哲学,兼修语言学和历史学,后又转入柏林大学,在德国思想家和哲学家特伦德林堡指导下专攻伦理学和哲学史,并于 1869年以一篇论亚里士多德的语言的论文获哲学博士学位。1871年,25 岁的奥伊肯应瑞士巴塞尔大学之聘担任哲学教授,与当时因刚刚写出《悲剧的诞生》而声名大震的尼采同事。1874年,他离开巴塞尔大学,回德国担任那拿大学哲学教授,直至 1920年。
奥伊肯学术上的成就主要在宗教伦理学、对亚里士多德的研究与阐释以及中世纪哲学方面,主要著作有《当代的精神潮流》(1908)、《伟大思想家的人生观》(1890)、《为争取精神生活内容之斗争》(1896)、《宗教的真理内涵》(1901)、《一种新人生观的基础》(1907)、《生活的意义与价值》(1908)、《历史哲学》(1907)、《宗教与生活》(1911)和《个人与社会》(1923)等。
奥伊肯勤奋好学,对事业执着追求,治学严谨。直到 36 岁,他才与叶莲娜·巴索夫结婚。后者是一位心地善良、颇具艺术气质的女性,对他的学术研究给予了很大帮助。
1908年,瑞典学院授予奥伊肯以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对真理的热切追求,对思想的贯通能力,他广阔的观察以及他在无数著作中为维护并发展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哲学而表现的热忱和力量”。
在哲学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特别是获得诺贝尔奖,使奥伊肯的声誉在国际上迅速提高,美、英、日、中等国纷纷邀请他去访问讲学,但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的讲学计划未能实现。1926年 9 月 15 日,奥伊肯逝世于耶拿。
(章国锋)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