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卡尔·施皮特勒

卡尔·施皮特勒(1845—1924),1845年 4 月 24 日生于瑞士的里斯塔尔,父亲是政府官员。他的童年是在伯尔尼度过的,1864年因与父亲发生争执而离家出走,来到卢塞恩。1865年在巴塞尔学习法律,后又转至苏黎世和海德堡攻读神学。毕业后,由于他信仰无神论而失去了在格劳宾查的牧师职位。

1871年,施皮特勒在饿国和芬兰当了几年家庭教师,1879年回国后在伯尔尼一所女子学校任教,两年后又去比尔湖畔的新威维勒继续担任教师。在这期间,他完成了他的第一部神话史诗《普罗米修斯和埃庇米修斯》(1881)。 1885年,他开始从事新闻工作,任《巴塞尔新闻》等报记者,1890年任《新苏黎世报》专栏编辑并为该报撰写现代文学评论。1892年,一笔遗产使他在经济上有了保障,他于是放弃编辑工作,并定居卢塞恩,专事写作。1900年至 1906年,他完成了第二部史诗《奥林匹亚之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施皮特勒发表了题为《我们瑞士的立场》,产生很大影响。他主张瑞士不要介人欧洲各军事大国的纷争而严守中立,从而赢得了广泛的支持。1919年,瑞典学院出于“对其史诗作品《奥林匹亚之春》的特殊赞赏”而授予他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此后,他主要致力于改写他的第一部史诗,并将其定名为《受难的普罗米修斯》。这部作品于 1924年发表,两周后,即 1924年 12 月 19 日,施皮特勒在琉森去世。

施皮特勒生活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他亲身体验了世纪末的悲凉,试图通过更新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来克服当代的“颓废艺术”和苍白无力的人道主义说教,但他又脱离现实,沉湎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冥想。他的创作受叔本华、尼采和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德的影响,否定客观世界,轻视民众,寄希望于一两个“超人”。他的创作将圣经故事、古希腊罗马神话和现代反社会、反文化的思潮结合起来,试图以此来创造一个新的英雄时代的神话,并更新史诗的形式。他的《受难的普罗米修斯》运用仿古语言、象征性寓意手法和辛辣的讽刺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民主、自由和容忍的向往,语言艰深晦涩,一般读者难以读幢。

《奥林匹亚之春》亦由于其语言和形式的高雅和唯美主义倾向,很少有人能够欣赏。

除了上述神话史诗,施皮特勒还写了一些直接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小说,如《库拉德少尉》(1898),这是一部以“父子冲突”为题材的中篇小说,描写反传统的新生力量(子)在守旧的保守势力(父)的束缚和阻挠下顽强抗争、寻求自由发展的经历。

《心像》(1906)是一部象征主义的心理小说,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产生过影响。此外,施皮特勒还写了不少叙事歌谣,如《忒修斯的婚礼》、《死亡节》、《流亡者雅各布的梦》等,以及一系列抒情诗,收入诗集《蝴蝶》(1889)。

(章国锋)

为您推荐

1921年-阿纳托尔·法朗士

阿纳托尔·法朗士(1844—1924),法国诗人、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于 1844年 4 月 16 日出生于巴黎的一个书商家庭,从小就对书店里有关法国大革命时代的著作报刊等产生..

1922年-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

哈辛托·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1866—1954),西班牙现代著名戏剧家,1866年 8 月 12 日生于马德里一位著名医生的家庭。曾进圣伊西多德学院攻读学士学位,后又进马德里大学攻读法律..

1923年-威廉·巴特勒·叶芝

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1939),诗人、剧作家、散文家。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一画家家庭。在英国伦敦受初等教育。年轻时兴趣广泛:在都柏林艺术学校学过绘画,很早就诗名显著:曾..

1924年-符瓦迪斯瓦夫·莱蒙特

1925年-乔治·萧伯纳

乔治·萧伯纳(1856—1950),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英国最杰出的剧作家。他成功地使英国戏剧摆脱了 19 世纪 60 至 70年代的思想、艺术绝境,使它能敏锐地反映迫切的社会问题,并使之具有..

1926年-格拉齐娅·黛莱达

格拉齐娅·黛莱达(1871—1936),意大利女作家,出生于撒丁岛努奥洛城。她虽然在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长大,但是由于轻视妇女的封建陋习,从小只受过很少几年正规教育。黛莱达..

1927年-亨利·柏格森

亨利·柏格森(1859—1941),法国哲学家,1859年 10 月 18 日生于巴黎,父亲是波兰犹太血统的英国公民、音乐家,母亲是爱尔兰血统的犹太人。他的幼年在伦敦度过,9 岁时全家迁居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