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1877—1962),瑞士籍德国作家,出生在德国施瓦本地区卡尔夫镇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他的外祖父也是传教士,曾长期在印度传教,他母亲是个虔诚的教徒,黑塞从小就生活在宗教气氛浓厚的环境里。1891年进毛尔布隆神学校学习,第二年便逃离毛尔布隆。此后他上过文科中学,当过书店学徒,还在一家塔钟厂学过机械。1899—1903年在瑞士巴塞尔经营书店。1899年发表了处女作——诗集《浪漫主义之歌》和散文集《子夜后的一小时》。1904年黑塞发表了带有自传性的“发展小说”
《彼得·卡门青》,这是他的成名作,此后他便专事创作。1906年发表批判德国教育制度的中篇小说《在轮下》。1907—1912年与一位讽刺作家一
起创办反对威廉二世政权的杂志《三月》。1910年长篇小说《格特鲁德》出版,小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艺术家的孤独,“孤独感”是黑塞许多小说中反复表现的主题。1911年黑塞作了一次印度之行,他对东方印度和中国的古老文明及哲学思想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精通佛教,这次旅行是他向往已久的,后来的长篇小说《席特哈尔塔》(1922)就是以古代印度为题材的。 1912年黑塞迁居瑞士,住在伯尔尼附近,1919年又迁居泰桑州的蒙塔纽拉,直到去世。1923年黑塞加入瑞士国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黑塞保持清醒的头脑,没有受当时泛滥的德国民族沙文主义的影响,他公开发表文章,号召各国知识分子继续忠于人道主义原则。大战期间他在“伯尔尼德国战俘照看处”工作,主编刊物《德国战俘星期日信使》(1916—1919),主持《德国在押人员报》(1916—1919),出版《德国战俘丛书》(1918 和 1919)。战后黑塞发表了许多著作,其中有得到广泛好评的《德米安》(1919)、《克林索尔的最后一个夏天》(1920)、《荒原狼》(1927)、《纳尔齐斯和戈尔德蒙德》(1930)等。法西斯势力兴起和横行时期,黑塞隐居瑞士乡间,用 10年时间(1931—1942)写作最后一部长篇巨著《玻璃球游戏》(1913),小说表达了他对法西斯主义的极端厌恶,深信人类必将荡涤法西斯浊流。
黑塞的作品大多着力表现人物的内心发展值路,带有自传性质,而且常用两个相反的人物形象来刻画人物内在的对立和双重性,他还精通精神分析,是位出色的心理小说家。1946年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此外他还获得歌德奖(1946)、冯泰纳桨、凯勒奖(1936)等多种文学奖。
(韩耀成)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