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帕尔·拉格奎斯特

帕尔·拉格奎斯特(1891—1974),瑞典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1891年 5 月 23 日生于瑞典南部斯莫兰的维克舍,1974年在该地去世。19 岁从维克舍一所高中毕业后,于 1911年进入乌普莎拉大学就读,立志成为一名文学家。在大学读书时,曾从事艺术史研读,不时地为“社会民主青年联盟”等各种激进报刊写些战斗性诗文和评论文章,但因家境贫寒于 1913年辍学,动身前往巴黎。到巴黎后,参加了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对表现主义、立体主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年冬天返回瑞典,发表《文学的艺术和绘画的艺术》,论述了因袭传统文学的现代文学之衰落,赞颂了从传统中解放出来的现代绘画,特别是立体派绘画的朝气活力。1914年,将以前发表过的随笔与诗歌定名为《主题》结集出版,在文坛初露锋芒。1915年,发表《评瑞典的表现主义者》、《铁与人》,被誉为斯特林堡之后瑞典文学中最重要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的作品被认为是寻求革新的瑞典文学的起点和典范。

拉格奎斯特一生致力于人类的善与恶这个主题。他的文学创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他在 20年代写的作品属于第一阶段。如诗歌《苦闷》(1916)和剧本《最后的人》,表现了对生活的恐惧与悲观情绪。人类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生灵涂炭、百孔千疮的局面,使他在苦闷、徘徊中呐喊起来,致力于开创一个新世界。1927年出版散文集《征服生活》,标志了他的悲观主义逐渐被比较积极的世界观所代替,对人类定能战胜邪恶充满了信心。在写
作技巧上脱离了早期作品的纯想像和晦涩难懂的象征主义,逐渐转为质朴而生动的描写。30年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他创作的第二阶段。无论在创作艺术上或在创作思想上都趋于成熟。法西斯的暴行、纳粹的残忍,使他更加关注人类的善恶问题。他响应反纳粹的瑞典作家组织的号召,撰写传说、童话以及讽刺散文,如《战斗的精神》、《在营火旁》(1932)、《邪恶的故事》等,针砭当时社会上泛起的政治极权主义。1933年,希特勒得势当权,他发表小说《绞刑吏》,对希特勒发动战争予以无情的揭露。第二次大战末期出版《侏儒》(1944),被瑞典评论界誉为“最冷静、最训练有素”的散文杰作,成为当时的畅销书。他不仅影响了 1916年以后的瑞典作家,而且开辟了瑞典文学的新方向。1940年,他被选为瑞典皇家学会会员。50年代以后是他文学创作的第三阶段,也是他的文学生涯的顶峰阶段。他这个时期的四部作品都与上帝的形象即“神”的价值有关,展现了他的创作才能的新风貌。这四部作品是:《强盗》(1950)、《女巫》(1956)、《托比亚斯三部曲》、《希罗德与玛利亚姆妮》。1951年,他出发表寓意深邃的小说《强盗》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刘明正)

为您推荐

1953年-温斯顿·丘吉尔

温斯顿·斯本塞·丘吉尔(1874—1965),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位特殊的得奖人。瑞典学院的颁奖辞中说:“一项文学奖本来意在把荣誉给予作者,然而这一次却相反,是作者给了这项文学奖..

1954年-欧内斯特·海明威

欧年斯特·海明威(1899—1961),文体简约、风格独特的美国小说家。 早期以“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著称,在欧美有较大影响。 海明威生于伊利诺斯州芝加哥附近的奥克帕克林。其父是..

1955年-哈尔多·基里扬·拉克斯内斯

哈尔多·基里扬·拉克斯内斯(1902—),原名古德雍森,1902年 4 月 23 日生于冰岛雷克雅未克。父亲古德雍本是个筑路工领班,在他 3 岁时,携家人移居乡间,开始经营一座农场,农场的..

1956年-胡安·拉蒙·希门内斯

1957年-阿尔贝·加缪

阿尔贝·加缪(1913—1960),生于当时法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蒙多维一个农业工人家庭,母亲是西班牙人,而父亲是法国人,并且于 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重伤而死。加缪在阿尔及尔..

1958年-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

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苏联俄罗斯诗人、小说家。生于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酷爱文学。1909年进入莫斯科大学学习。1913年大学毕业时已发表过几首..

1959年-萨瓦多尔·夸西莫多

萨瓦多尔·夸西莫多(1901—1968),意大利诗人,出生于西西里岛莫迪卡镇。由于父亲是铁路职工,他从小随家庭沿铁路线不断迁移,受姑母的影响培养了对诗歌的爱好。15 岁时他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