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拉蒙·希门内斯(1881—1958),西班牙诗人。1881年 12 月 24 日生于安达鲁西亚莫格尔小城。11 岁进耶稣会学校读书,1892年奉父命进塞维利亚大学攻读法律,并学绘画。因历史考试失败而提前离校。在校时即开始写诗,为刊物撰稿。父亲去世后,他不胜悲哀。为排解痛苦,进了法国一家疗养院,边写作边研究法国现代派诗歌。1900年到马德里,出版诗集《白睡莲》和《紫罗兰的灵魂》。其中的诗篇带有明显的现代派色彩。后来移居塞维利亚乡村,创作了多部表现农村生活的诗集,如《诗韵》(1901)、《悲伤的咏叹调》(1902—1903)、《牧歌》(1903—1905)和《远方的花园》(1903—1904)。这些诗具有强烈的音乐性,主题多为表现诗人对故乡的留恋之情及那里的自然风光。诗中经常出现花园、小路、月色和爱情,且情调
低沉、忧郁、悲凉,因此被称为颓废诗人。
1902年回马德里,与友创办《赫利奥斯》和《复兴》等待刊。1906年因觉苦闷而回故乡,在那里写了中篇诗体童话故事《小银和我》(1914)。故事描述诗人和小毛驴“小银”在故乡的生活,富有乡土气息。这个时期出版诗集《挽歌》(1908——1910)、《有声的孤独》(1909)、《春天的叙事歌谣》(1907)、《遗忘》(1909)《绿叶》(1909)、《魔幻与悲痛诗篇》(1911)、《郁闷》(1912)和《迷宫》(1909)等。
1912年返回马德里,和妻子合作翻译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几部作品。
1916年去美国,在那里写了长篇散文诗《一位新婚诗人的日记》(1917),这是一篇歌唱爱情和大海的诗体日记,诗句自由、流畅,节奏鲜明、独特。回国后又写了诗集《精神的十四行诗》,其独特之处在于内在的节律、连续的想像和贯穿全诗的形象。这个时期的重要诗作还有《宝石与天空》(1918)、《永恒》(1918)、《诗与美》(1925)、《冬季》(1936)。其中的《宝石与天空》对拉丁美洲诗歌的发展影响巨大。此外还与有散文集《三个世界的西班牙人》。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他流亡到波多黎各和古巴。1938年被派往美国任文化参赞,同时从事文学创作和学术活动。这时写的长诗《空间》充满哲理,风格自由明朗,象征手法独特,被称为本世纪最杰出的象征主义代表作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再次引发了诗人的伤感,但是他没有被压倒,而是渴望自由、和平,屡次发表演说,争取和平,反对战争。
晚年,诗人深居简出,悉心研究文学与诗歌理论,提出了“纯诗论”,主张写诗不要修饰和雕琢,摆脱韵律和节奏的束缚,大胆尝试直接的表达方式,提倡自由诗体。他认为诗歌应该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心灵,引导人们追求永恒的美和理想的境界。他的诗作和诗论对西班牙诗歌作出一定贡献,对 20年代的名诗人加西亚·洛尔卡、阿尔贝蒂、豪尔赫·纪廉等人产生过一些影响。被誉为“本世纪西班牙语抒情诗之父”。
1956年,“由于他那西班牙语的抒情诗为高尚的情操和艺术的纯洁提供了一个范例”,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他于 1958年 5 月 29 日逝世于波多黎各首都圣胡安。
(朱景冬)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