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伊沃·安德里奇


伊沃·安德里奇(1892—1975),南斯拉夫当代最著名的作家、文学评
论家。1892年 10 月 9 日生于特拉夫尼克附近的多拉茨村。两岁丧父,跟母亲一起到了姑母家,在维舍格勒读了小学。在萨拉热窝读中学时,家境十分困难,不要说买像样的衣服和鞋帽,就连书都买不起,只能借别人用过的旧书读。著名的小说《书》和《孩子》,就是作家自己中学生活的真实写照。从这时候起,安德里奇就和呻吟在奥匈帝国铁蹄下的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连结在一起。他担任过塞尔维亚进步学生组织的第一任主席。在 1914年的一篇日记中,安德里奇为尤基奇暗杀楚瓦依的事件而欢呼:“这是何等的好啊!我预感到伟大的事业就要开始了。勇敢的热血在沸腾,在燃烧。”

那年夏天,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安德里奇被捕入狱,之后又被流放到泽尼查附近的奥乌恰莱沃,目睹并经受了人间的种种苦难。后来,他根据这段经历,写出了那部被人们称为“安德里奇艺术的精髓”的长篇小说《罪恶的牢院》,把土耳其侵略者的牢狱揭露得淋漓尽致。

1918年,获释的安德里奇担任了《文学的南方》等刊物的编辑,发表了一系列充满爱国韦义激情的诗歌、散文、文学评论,积极为民族的解放事业而斗争。

从 1920年到 1941年的 21年间,他曾两次在外交部任职,先后在罗马、布加勒斯特、的里亚斯特、格拉茨、柏林等地任过领事或大使。然而,身为外交官的安德里奇一天也未停止文学活动。他一生中半数以上的作品,都是这一时期创作的。如果没有这 20 余年的外交生涯,后来就不可能创作著名小说《特拉夫尼克纪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安德里奇不同帝国政府和外国占领者当局发生任何关系,专心致志地从事 3 部长篇小说的创作。他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讲道:“在今天特殊的形势下,我不愿意也不能参加任何社会活动,不管是新作品,还是先前发表的旧作品,一律都不愿意拿出来出版。”又说,“从感情和抉择上来说,我站在人民及其进行的解放斗争一边。”

安德里奇以喜悦的心情迎来了祖国的解放。不到半年时间,《德里纳河上的桥》就和广大读者见了面。不久,《小姐》和《特拉夫尼克纪事》两部长篇小说也问世了。在以后的年代里,他还写了许多短篇小说、文学随笔、评论,而 195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罪恶的牢院》,在艺术上获得了惊人的成就。

安德里奇担任南斯拉夫文学家联合会主席多年,访问过许多国家。1956年曾率南斯拉夫作家代表团访华,回国后发表了几篇访华观感文章,表达了对中国人民和文学工作者十分友好的感情。

安德里奇于 1975年病逝于贝尔格莱德,生前他将诺贝尔文学奖的全部奖金献给了故乡人民。死后有 17 卷本的《安德里奇全集》问世。

(郑恩波)

为您推荐

1963年-乔治·塞菲里斯

乔治·塞菲里斯(1900—1971),希腊诗人。生于小亚细亚的斯弥尔纳城。14 岁时随家迁居雅典,17 岁毕业于雅典古典中学。1918 至 1924年在巴黎学习法律,其间接触了许多西方现代诗歌运动..

1964年-让一保尔·萨特

让一保尔·萨特(1905—1980),生在巴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幼年丧父,在颇有文化修养的外祖父教育下成长,19 岁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1929年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教师资格考..

1965年-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肖洛霍大

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俄罗斯作家,出生在俄国哥萨克地区一个职员家庭。1920年至 1921年曾担任过镇革命委员会办事员,武装征粮队员,在业余剧团当..

1966年-施姆尔·约瑟夫·阿格农

1966年-奈丽·萨克斯

奈丽·萨克斯(1891—1970),1891年 12 月 10 日生于德国柏林,是一个富裕犹太工厂主兼发明家的独生女,早年生活优裕,父亲爱好音乐。在富于艺术修养的家庭环境中,她从小便养成了对..

1967年-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

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危地马拉小说家、诗人。出生在危地马拉城,父亲是一位知名法官,母亲是小学教师。由于受到独裁当局的迫害,全家迁至内地小镇居住。..

1968年-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著名小说家。战前作为新感党派文学的旗手,倡导艺术至上主义,追求新的感觉与文体。川端康成艺术生命很长,原因除了艺术感觉的独特性外,尚因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