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著名小说家。战前作为新感党派文学的旗手,倡导艺术至上主义,追求新的感觉与文体。川端康成艺术生命很长,原因除了艺术感觉的独特性外,尚因作品的文化品位较高。川端崇奉禅宗,古典文学素养深厚,幼时,川端即熟读《源氏物语》、《枕草子》、《方丈记》和《徒然草》等日本文学名作;外国文学方面则受现代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和乔伊斯等人的影响,且将佛经看作世界文学的极致。川端作品甚丰。具有代表性的有《十六岁日记》(1925)、《伊豆舞女》(1926)、《水晶幻想》(1931)、《浅草红团》、《雪国》(1948)、《名人》(1942)、《千鹤》(1949—1954)、《山音》(1954)、《湖》(1954》和《古都》(1961—1962》等。他的作品各具特色,因而获日本多种文学艺术奖。1968年 10 月 17 日,则以《雪国》、《古都》、《千鹤》三部名作,荣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川端康成使日本文学跻身世界文坛的梦想成为现实。同时瑞典学院常务理事、诺贝尔文学奖金评选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斯特林在授奖式上致辞强调,在战后日本全盘美国化的时潮中,川端康成保持了日本的古典美及民族个性。时隔 4年之后,1972年 4 月 16 日,川端康成在寓所口含煤气管自杀身亡。乃以“无言的死”留下深邃的谜。关于死,川端拥有十分复杂的对立观。一方面,他反对自杀,认为芥川龙之介、太宰治等人的自杀行为距圣境遥远,另一方面,他又将死看作至高的艺术,认为死亦即生,于是乎以生作赌。
川端康成是日本现代极其重要的大作家,曾任日本笔会会长。在他的影响下,出现三岛由纪夫、泽野久雄等重要作家。
(魏大海)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