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德国作家,1917年生于科隆,1985年卒于博恩海姆——梅尔滕,父亲是细木雕刻匠。1937年伯尔于科隆国立文科中学毕业后便在一家书店当学徒,这时他就开始练习写作,1939年入科隆大学德国语言文学系学习,不久便应征入伍,1945年 4 月被俘,同年年底被遣返回国。回到科隆以后,他在科隆大学继续学习。他还当过木工和职员。 1947年伯尔开始发表小说,同年参加“四七”文学社,1951年起从事专业创作,曾任联邦德国笔会(1970—1972)和国际笔会(1971—1974)主席。伯尔是天主教徒,但 1979年自己宣布退出天主教会,1982年迁居波恩近郊的博恩海姆——梅尔滕,同年北莱因——威斯特法伦州授予他名誉教授身份, 1983年科隆市授予他荣誉市民称战争生活的经历和下层人民境遇的体验,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早期作品主要取材于二次世界大战,描写战争的残酷和恐怖,揭露和批判法西斯战争的罪恶,以及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如中篇小说《火车正点到达》(1949)、短篇小说集《流浪者,你若来到斯巴 》(1950)。以后作者拓展了自己的视野,作品触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实际问题,反映“小人物”在战后的不幸遭遇,抨击社会中的不公正现象,提醒人们要警惕法西斯势力的复活,如长篇小说《一声不吭》(1953)、《九点半打台球》(1959)、《小丑之见》(1963)等。70年代伯尔的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作品大多以普通老百姓在“民主”、“自由”社会中所受的种种迫害为主题,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对生活进行积极的干预,如长篇小说《女士及众生相》(1971)和中篇小说《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勃鲁姆》(1974)等。1985年 7 月 16 日伯尔逝世前付印的长篇小说《面对大河秀色的女士们》又是一部针砭时弊的力作,而且在艺术上进行了新的探索。
伯尔在创作上基本上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同时又运用了内心独白、时空颠倒、回忆、联想、象征等现代技巧,作品言简意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1972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此外,他还获得“四七”文学社奖(1951)、毕希纳奖(1967)、巴伐利亚文艺科学院文学奖(1958)、北莱因——威斯特法伦州艺术大奖(1959),以及科隆市文学奖(1961)等多种文学奖。
(韩耀成)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