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贝娄(1915—),美国小说家,1915年 6 月 10 日生于加拿大的魁北克,父母是来自俄国的犹太移民。贝娄的童年在蒙特刊尔的犹太人居住区度过。9 岁时随父母迁居美国芝加哥,在芝加哥上完中学后,考入芝加哥大学,两年后转入西北大学,获得人类学和社会学学士学位。这两门学科的研究对他以后创作的影响十分明显。二战期间,他在商船眼役。此后他一面从事写作,一面先后在明尼苏达大学、纽约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波多黎各大学任教,现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和社会思想委员会主席。1976年,他以作品中“对当代文化赋予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贝娄于 40年代开始创作,先后出版了 9 部长篇小说,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剧本和散文作品。他被评论界公认为战后美国最杰出的长篇小说家之一。
贝娄的创作道路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代表美国文学创作从
30年代的“僵硬的”并且日益“墨守成规”的风格中解放出来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贝娄深受欧洲大陆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创立了以存在主义为指导的“荒唐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晃来晃去的人》(1944)和《受害者》(1947)。这两部作品都用现实主义手法发掘主人公在强大的现实力量面前的不安和困惑,看得出受法国存在主义思想的影响,基调阴郁低沉,但《受害者》更带有诗意和神秘感。第二阶段是代表贝娄本人的更深造诣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贝娄发展了存在主义的创作方法,强调历史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命运的限制,同时努力表现人改变世界的企图。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有《奥吉·玛琪历险记》(1953),《雨王汉德逊》(1959)、《赫索格》(1964)、《萨姆勒先生的行星》(1970)、《洪堡的礼物》(1976)等。其中《奥吉·玛琪历险记》是贝娄的成名作,主人公坎坷半生终于与社会妥协,自我讽喻之中透露出微弱的曙光。作品轻快流畅,是当代美国文学描写自我意识和个人自由的典型作品。
贝娄是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现代派作家,他的作品包含了深刻的社会内容。他极力探索当代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同时对于个人在社会中的命运表示深切的关注。贝娄的思想充满矛盾,他对社会主义抱有偏见,又对资本主义缺乏信心,因而对人类的前途感到困惑。这反映了美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这个矛盾在他的作品中表现为一种异化和协调同时存在的倾向。
贝娄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他擅长于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想像丰富,感染力强,并且以自我嘲弄和幽默的笔调描写他的“反英雄”们的悲喜剧。除了诺贝尔文学奖,他还获得多种其他的文学奖,包括 3 次美国全国图书奖,一次普利策奖等。
贝娄的其它作品还有《只争朝夕》(1956)、《莫斯比的回忆》(1968)、《往返耶路撒冷》(1975)、《系主任的十二月》(1981)、《心死》(1987)等。
(潘源)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