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斯瓦夫·米沃什(1911—),波兰诗人、文学评论家、文学史教授。出生于立陶宛塞特伊涅的一个波兰知识分子家庭,曾在维尔诺大学法律系学习。大学期间便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是“扎加纳”诗社的发起人之一。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僵冻的时代》。1931年、1934—35年曾两度到巴黎进修。 1936年出版第二部诗集《三个冬天》。早期诗歌以表现主义方法去表现他的“灾变论”,即现代世界和文明将面临空前的浩劫和不可避免的灾祸。1937年来到华沙,在波兰广播电台工作。大战期间积极参加地下反抗斗争,并编选出版过一部波兰诗选《独立之歌》。战后转入外交部门工作,先后担任波兰驻美国和法国使馆的文化参赞。1951年拒绝奉调回国而留在法国。1960年应邀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刊分校担任斯拉夫文学教授,直到现在。1945年出版的诗集《拯救》反映出诗人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并第一次采用普通人的语言来进行创作,诗歌变得明快易懂。嗣后他相继出版了诗集《白天之光》(1953)、《诗论》(1957)、《波贝尔国王和其他诗篇》(1962)、《着魔的古乔》(1965)、《没有名字的城市》(1969)、《日升日落之处》(1974)等。小说《夺权》(1953)、《伊莎之谷》(1955)和散文评论集《被禁锢的思想》(1953)、《大陆》(1958)、《个人的义务》(1972)、《乌尔罗的土地》(1977)。此外,米沃什还翻译了许多作品,其中有波译英的《波兰战后诗选》和英译波的艾略特的诗歌,他还译有《圣经》等作品。 1962年出版了他的英文著作《波兰文学史》。米沃什中后期的诗歌题村多样,风格也各不相同,说明诗人是处在不断的追求探索之中,追求新的表现手法。由于诗人所处的特殊环境和特殊经历,他的诗往往在“提醒人们认识人的堕落和人的伟大”,有时他采用嘲讽的语气去表现周围冷漠的世界,有时他又以激昂的言词去赞颂美好的事物,有时也能从他的诗中感触到某种失意伤感的情调。当然有的诗也令人把握不定,难以窥探其中的意义和奥妙,不免使人费解难懂。由于他的诗能触及人生,面对现实,1980年“他以不妥协的锐利的笔锋,把人们在一个充满严重冲突的世界中的处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林洪亮)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