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洛德·西蒙(1913—),生于马达加斯加首府塔那那利佛,在法国东比利牛斯省度过童年时代。曾在巴黎、牛津、剑桥等地大学求学,并从名师学画,绘画方面修养颇高,他日后的文学创作也受到绘画艺术的影响。早年游历过德国、西班牙、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盟军骑兵部队,被捕后越狱,他的著名小说《弗兰德公路》就是以的他这段战争经历为题材。战后,他长期幽居比利牛斯山,经营葡萄种植园,同时勤奋笔耕。他的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三部小说《作弊者》(1945)、《格列佛》(1952)、《春之祭》(1954)基本上是用现实主义手法写成。从《风》(1957)和《草》(1958)开始,他的创作风格大变,进入小说技巧实验阶段,美国现代小说家福克纳的意识流进入了他的作品中,他也因此被看作是新小说派的作家之一。这一时期的作品还有《弗兰德公路》(1960)、《豪华大旅馆》(1962)。其中《弗兰德公路》是公认的新小说杰作。这部小说通过法军在 40年溃退时一支骑兵部队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人类境遇的感受与体验。西蒙努力把绘画艺术运用到小说创作中,将每一条线索、每一个人物、每一景物都比喻成一个个色块,通过拼凑组合创造出一种类似绘画的共时性效果。西蒙创作的第三阶段以“文字的历险”为特征,小说没有连贯的主线情节,各种感受随着文字的巧合而迸发出来,强大的语流主宰着小说,在许多段落,标点甚至成为语流的障碍而被排除。这一阶段的主要作品有:《历史》(获 1967年梅迪斯奖)、《法萨尔战役》(1969)、《失明的奥利翁》(1970)、《导体》(1971)、《三折画》(1973)、《农事诗》(1981)。西蒙认为世界缺乏理性,荒谬得难以理喻,人受时间的支配和莫名其妙的历史事件的左右,被围困于厄运之中,无法逃脱,他还认为现实独立于人们的知觉之外,而且绝不是按照人的逻辑来安排的。所以他的小说不注重情节的连贯性,时间自由跳动,场景相互交错,擅长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或潜意识活动来表现人物和动作。他喜欢用长句子,以便更好地捕捉同时涌现于脑际的各种回忆与联想。表面上起伏、回旋、重复、错乱的结构是为了描绘出各种瞬息间的感觉和现实生活中许多事的混乱状态。1985年,瑞典皇家学院在冷落了 20 多年法国文学之后又一次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法国作家,西蒙的获奖同时说明新小说派得到了官方的正式认可。授奖理由是“西蒙在对人类生存条件的描写中
将诗人和画家的创造力与对时间的深刻意识结合在一起。”(张容)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