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纳吉布·马哈福兹

纳吉布·马哈福兹(1911—),埃及作家。1911年 12 月 11 日生于开罗杰马那勒老区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其父阿卜杜·阿齐兹是位虔诚的伊斯兰教徒、爱国者,其母慈祥开明,富有文化修养。在家庭和所在街区浓重的宗教和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成长的小纳吉布聪慧好学,兴趣广泛,思维敏捷,风趣幽默,迷恋小说。1930年考入埃及大学(今开罗大学)文学院哲学系,1934年毕业后一度攻读哲学硕士学位。1936年辍学就职于母校。1939年转入宗教基金部后长期在政府部门供职,1955年转入文化部,先后在艺术局、电影公司工作,后荣任文化部顾问。1971年退休后进入《金字塔报》编委会,成为专职作家。

早在中学时期,马哈福兹就初试笔锋,曾改写埃及名作家曼法鲁特的小说,仿照塔哈·候赛因的小说《日子》撰写自传体故事《岁月》。文学的强烈诱惑促使他改变了以哲学为手段作为一个社会改革家的初衷,正式涉足文坛。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写作生涯中,他发表了短篇小说 14 部,中长篇小说

34 部。其代表作《两宫街》(1956)、《思宫街》、《甘露街》(1957)被誉为“阿拉伯长篇小说发展的里程碑”。其它佳作还有《我们街区的孩子们》(1959,1969),《尼罗河上的絮语》(1966)、《米拉玛尔公寓》(1967)、《平民史诗》(1976)、《千夜之夜》(1982)等。1957—1968年先后两次获国家奖和一级国家勋章。198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被译成英、法、德、俄、西、中等 10 余种文学、我国翻译介绍了近 10 部,是拥有中译本最多的阿拉伯作家。

马哈福兹的创作道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阿拉伯小说的发展进程。他坚持“文学是对现实的革命,而不是简单的描绘”的主张,并为实践其文学主张苦苦探索。当他感到历史小说已无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时,毅然转向反映现实的社会小说。以此展示广阔深远、神秘多彩的埃及社会和阿拉伯世界,
揭示生活悲剧,鞭笞社会丑恶,引导读者循着主人公的不幸追根寻源,激发人们改革社会的良知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为适应急剧变化的生活,马哈福兹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大量借鉴、吸收西方文学观念和手法,将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并积极探索小说的民族形式。艺术手法的每次转换都使其艺术造诣提高一步。其作品始终充满奋发进取的精神,洋溢着对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令人心灵得到净化,感受到美的欢悦。

(李琛)

为您推荐

1990年-奥克塔维奥·帕斯

奥克塔维奥·帕斯(1914—),墨西哥著名诗人,散文家、诗论家和翻译家,1914年 3 月 31 日生于墨西哥城郊区的米斯库克镇。少年时代适逢墨西哥民主革命时期,战争烽火燃遍城乡。当律..

1991年-纳丁·戈迪默

纳丁·戈迪默(1923—),南非女作家。1923年 11 月 20 日生于约翰内斯堡附近的矿业小镇斯普林斯。父亲是立陶宛人,母亲是英国人,均系犹太商。戈迪默先后在一所修遭院学校和威特沃..

1992年-德里克·沃尔科特

德里克·沃尔科特(1931—),生于加勒比海上的圣卢西亚岛,该岛属于西印度群岛中的小安地列斯群岛,面积只有 616 平方公里,人口不到 12 万。他的父亲沃里克·沃尔科特是英国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