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
这是泰戈尔最著名的一部英文诗集,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得奖之作。所收入的 103 首诗是作家亲自从孟加拉语诗作中选译而成。在孟加拉语中,“吉檀迦利”是“奉献”之意,诗集中的诗是献给神的。
人对神的崇拜与歌颂,印度文学自古有之。但泰戈尔的这部诗集,却有别于一般的宗教颂神诗。诗人心目中的神,“在最贫最贱最失所的人群中歇足。”一旦神的意志实现,世人面前将展现出一幅美好的蓝图:“在那里,心是无畏的,头也抬得高昂:在那里,知识是自由的;在那里,世界还没有被狭小的家国的墙隔成片段,在那里,话是从真理的深处说出。”它在某种意义上体现出诗人的人道主义与爱国主义思想。
诗人称神为自己的一切,一心渴望着与神的结合,体现出诗人追求人生理想的强烈愿望。但这追求本身充满艰辛,也充满矛盾,即使已有机会达到人神合一的境界,也很难超越自我。如诗中所说:“罗网是坚韧的,但是要撕破它的时候我又心痛。我只要自由,为希望自由我却觉得羞愧。我确知那无价之宝是在你那里, 但我却舍不得清除我满屋的俗物。”
这本诗集韵律优雅,奇思妙想比比皆是。“泛神”、“泛爱”、“梵我合一”等哲学及宗教思想融化在优美的诗行之中,神秘而不枯燥,堪称一部具有独到艺术魅力的抒情哲理诗集。
(钟志清)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