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
《榆树之恋》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和人的占有欲的无节制发展中人性所遭到的扭曲,以及由此而酿成的人的激情与合理欲望而遭毁灭的悲剧。
故事的背景安排在 19 世纪中叶请教徒禁欲主义影响很深的新英格兰贫瘠的田庄。75 岁的伊弗拉姆·卡博将前妻的田庄据为己有并希望比他小 40 多岁的新婚妻子艾比能够生一个孩子继承这一产业。艾比因此去向卡博前妻的儿子埃本调情并生下一个孩子,在这一过程中俩人产生了真实的爱情。埃本说出了实情;卡博也告诉他,艾比生这个孩子是为了占有财产。埃本要杀死艾比。她声言那是他们相爱以前的事,请求埃本原谅并亲手掐死了孩子以证明她的爱情。埃本为艾比的真情所动,当着父亲的面说他从心底爱着艾比。他对法警承认自己是杀婴案的同谋,心甘情愿地同艾比一起去接受法律的惩处。
这部戏带有古代希腊悲剧的痕迹,卡博父子陷入的是“俄狄浦斯情结”的冲突。值得注意的是,奥尼尔并未止于对人们之间的财产占有欲和情欲冲突本身的描写,而是上升为人们追求生活的强烈欲望同清教徒禁欲主义之间的冲突的探讨。
为您推荐
(1931) 《哀悼》是套用古希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的三部曲《奥瑞斯忒亚》写成的,但背景是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剧中主要人物的动机和思想感情也完全是现代的。其中男女主角莫不受..
(1908) 全书分为《愿望》、《实现》和《生活》三个部分。这是马丁·杜加尔的第一部成功的小说,由他自费出版。主人公安德烈·马塞雷尔的家庭不是书香门第,祖父和父亲都是公证..
(1913) 全书分为《生活的情趣》、《播种者》和《精神失常》三个部分。让·巴鲁瓦的父亲是个医生,他的母亲却由于患了气管炎后不注意治疗而去世。巴鲁瓦从小身体衰弱,12 岁时患..
(1931) 这是马丁·杜加尔的一篇纪实小说。他在南方一家医院里结识了一个名叫莱安德罗的小伙子,后者正在这里陪伴自己垂危的外甥米歇尔。他们成了朋友,杜加尔后来有机会到莱安..
(1922—1940) 这是马丁·杜加尔著名的长河小说,全书分为 7 卷和《尾声》,杜加尔因此书而于 1937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雅克·蒂博和达尼埃尔·德·丰培南是中学同学,两人的家庭大不..
(1931) 小说主人公王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他出身贫困、为人勤劳,从地主家娶了个丫头做自己的老婆,勤俭过日子,起早摸黑在地里干活,他一心想存钱买地,地主家一天天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