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个人才能》

(1917)

《传统与个人才能》集中体现了艾略特的文艺批评思想,主要探讨了诗人与传统之间的关系。

作者认为,诗人与传统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诗人和艺术家都不能单独地构成其完整的意义,它只能在与既往作家的比较之中显示出来,因而诗人必须与传统相适应。

然而传统并非固定不变,它因新的艺术品的诞生而不断发生变化,重新加以调整。故而尊重传统不仅需要历史感,而且需要具备对现存事物发展的感知力:不仅意识到过去已成为过去,而且意识到它的现存性;既感到永恒性,又感到暂存性,同时还感到永恒性和暂存性是同时存在的。只有这样一个作家才有可能具备真正意义上的传统。

艾略特反对浪漫主义诗歌理论对个性与感情的过分强调,认为艺术家个人的感情与个性远不及传统重要和有价值。因而,诗歌并不是诗人用来表现其个人感情和个性的工具。诗歌不是抒发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艺术家的发展就是一种不断的自我牺牲,不断地消灭个性的过程,他的任务就是将个人的感情和经验转化成艺术的感情和经验——这也是一个艺术家是否成熟的标志。

为您推荐

《荒原》

(1922) 《荒原》是 20 世纪西方文学中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是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作者汲取了英国玄学派和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精华,授引德、法、意、拉丁和印度梵文等多种文字..

《批评的功能》

(1923) 《批评的功能》是艾略特另一篇较为重要的文学批评文章。该文阐释的批评观念与其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论述的艺术家对于传统应该具有的观念相一致:批评家应把个别文学..

《空心人》

(1925) 《空心人》常被认为是艾略特描写精神空虚的现代人的代表作。悲观和虚无主义色彩弥漫在整首诗里,同时也透示着艾略特不满现状的批判态度。 艾略特把现代人描绘成头脑里..

《四个四重奏》

《喧哗与骚动》

(1929) 《喧哗与骚动》是个美国南方的故事,20 世纪的故事,是福克纳最辉煌的成就。 作品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运用复杂的形象和象征手法,利用意识流写作技巧,描绘南方望族康普..

《我弥留之际》

(1930) 《我弥留之际》是用多角度叙述手法创作的小说。全书共分 69 节,每一 节是一个人物的内心独白,叙述或观察的人物共有 15 个,每个角色同时反映并影响故事的发展,进入情节..

《圣殿》

(1931) 这是一部通俗小说,作者采用的是平铺直叙的客观叙述方法。它描绘性欲的罪恶与世界的衰老、腐败的关系,以及现代社会的冷漠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种种不道德。 小说以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