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人》

(1925)

《空心人》常被认为是艾略特描写精神空虚的现代人的代表作。悲观和虚无主义色彩弥漫在整首诗里,同时也透示着艾略特不满现状的批判态度。

艾略特把现代人描绘成头脑里塞满了稻草、失却灵魂的人。这些人拖着徒有的形骸,在阴暗、委琐、空虚的行为范畴中运作:他们操着毫无起伏、毫无意义的干涩的声音,摆着有影无色、无动机的姿势,像老鼠一样在干燥的地窖中的碎玻璃之上行走。对这种虽生犹死的世界的描绘,标志着艾略特对现代人和现代社会的幻灭和绝望情绪。

为您推荐

《四个四重奏》

(1943) 《四个四重奏》是一组哲学宗教冥想诗,标志着艾略特创作的最高成就,其思想主题和艺术技巧的结合达到了完美境地,语言和韵律运用娴熟,意象的创造美妙而精确。 该作品..

《喧哗与骚动》

(1929) 《喧哗与骚动》是个美国南方的故事,20 世纪的故事,是福克纳最辉煌的成就。 作品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运用复杂的形象和象征手法,利用意识流写作技巧,描绘南方望族康普..

《我弥留之际》

(1930) 《我弥留之际》是用多角度叙述手法创作的小说。全书共分 69 节,每一 节是一个人物的内心独白,叙述或观察的人物共有 15 个,每个角色同时反映并影响故事的发展,进入情节..

《圣殿》

《八月之光》

(1932) 这是一部以种族问题为主题的小说,写一个在社会中找不到自己位置的孤独者如何极不合理的社会法则支配,受到命运的拨弄,进而悲惨地死去。作者本人曾说,这是一个不知道..

《押沙龙,押沙龙!》

(1936) 《押沙龙,押沙龙!》是记载庄园主塞德潘一家兴盛衰败历史过程的一部世家小说,带有沉重而神秘的色彩。主人公托马斯·塞德潘幼时受过庄园主的侮辱,立誓也要成为有钱势..

《婚姻与道德》

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因为他创作出了伟大的文学作品,而是因为一部以讨论婚姻道德为主题的著作《婚姻与道德》,其整体背景则是他用优美酣畅的散文式语言和逻辑实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