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卷,1948—1954)。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丘吉尔一生光辉的顶点,也是他著述事业的高峰。他在整个战争期间作为首相兼国防大臣在领导人民战胜敌人方面功不可没。此书卷帙浩繁,它的最大特点是:作者大量引用政府文件、会议记录、来往函电以及个人档案,因此史料十分丰富,且具说服力。尽管他的某些评说不免带有反共的偏见,但是,在许多方面仍较好地反映了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貌。第一卷描述纳粹主义于“一战”以后在德国迅速崛起并积极准备对外侵略,但由于当时英法政府推行绥靖政策,终于未能制止战争。丘吉尔接替张伯伦担负起领导战时内阁的艰巨责任。第二卷写法国战败投降,英国在欧洲孤军奋战,不仅顶住了德国的狂轰滥炸,并且还挫败了希特勒入侵英伦的“海狮计划。”第三卷写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从此中、美、英、苏组成了反法西斯的伟大同盟。第四卷写战争中的挫折和转折。第五卷写盟军四位最高统帅(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和蒋介石)分别举行具有历史意义的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决心把战争进行到最后胜利。第六卷从诺曼底登陆一直写到战争结束。丘吉尔明确指出西方世界和苏联的矛盾孕育着更为严重的危险。全书在笼罩着未来的浓重阴影中结束。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