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尔卡·伐尔卡》

(1931—1932)

小说背景设在冰岛海岸的一个捕鱼业小镇。小说典型地反映了受剥削的贫苦渔民的悲苦处境以及他们为改善自己的生活和命运所作的斗争。女主人公莎尔卡·伐尔卡是个私生女,自幼跟着母亲西古丽娜流浪到镇上。她心地善良、品德高尚,虽备受欺凌,仍不改甘愿为他人的幸福而自我牺牲的生活准则。充满兽性的斯泰因泊尔不断欺辱西古丽娜,又想占有她的女儿,致使西古丽娜自杀。莎尔卡热爱的阿纳多尔是个理想主义者,他给小镇带来了社会主义思想。小说结尾时,阿纳多尔虽离去了,但莎尔卡把渔民、工人组织起来进行斗争,小镇人民的命运和以前再也不会一样了。对普通劳动人民的深厚同情和对人类处境的冷嘲热讽,这两种对立因素的融合构成了讽刺性的幽默,成为拉克斯内斯成熟时期作品的标志。从这部作品开始,拉克斯内斯所有的长篇小说都以冰岛为背景。

为您推荐

《世界之光》

(1937—1940) 系列长篇,由 4 部小说组成,即《世界之光》、《夏日土地上的华屋》、《诗人之家》和《天空美景》。本书以本世纪初冰岛民间诗人马格努斯·希亚尔塔森的生平事迹为基..

《原子站》

(1948) 这是一部篇幅不长的长篇小说,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作者反对“二战”结束后冰岛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并把冰岛提供给美国作军事基地。小说女主人公乌格拉从北方农村来..

《我和小银》

(1906) 西班牙诗人胡安·拉蒙·希门年斯的重要散文诗集,1906 年动笔,当年出版,迅速被译成英法德意等 10 多个国家的文字,成为流行西方的优美抒情诗集。 全书的诗篇共计 138 首。..

《有声的孤独》

《牧歌》

(1911) 胡安·拉蒙·希门内斯的重要诗集之一,写于 1903—1905 年间。 诗集共分 3 章和一个包括 9 首诗的附录。每一章前面都有一首音乐大师的乐曲和献给一个女人的题词。第一章题为《..

《精神的十四行诗》

(1917) 胡安·拉蒙·希门内斯的十四行诗代表作,写于 1914—1915 年。诗人将这本书“献给像西班牙的景物那么粗暴但温柔的费德里科·德·奥尼斯”和“我心中的十四行诗”。 全书分为..

《一位新婚诗人的日记》

(1917) 这是胡安·拉蒙·希门内斯的长篇日记体散文诗,是诗人 1916 年去美国后写的。根据计划,他写了 5 章。但是回西班牙后增加了第六章。这一章的散文诗更适合讲述而不是朗诵,..